两部电影中的战争场面让我震撼。一部是《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带领几万人,向波斯皇帝大流士指挥的百万大军发起攻击,最后竟然是亚历山大获胜;另外一部是《赤壁》,孙刘联军和曹军你来我往地展开对攻。两部电影中的“阵法”尤其吸引眼球,指挥者一挥旗子,大队人马如同潮水般涌来或者退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我想,古人真牛啊。但我也知道,这些“阵法”都是今人演绎的,真的古代战争肯定不能像电影中描绘得这么好看,这么紧凑和秩序井然。
我们的先贤,喜欢云山雾罩,以大而无当的概念或名词来描述事物。像什么八卦阵、太极图之类。戏剧中,还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天门阵是什么东东?听完整部《杨家将》,都搞不明白天门阵高明在哪里。所以,我猜测根本就没有这么一种像万能钥匙一样的阵法。古代的以少胜多,转败为胜一定有其偶然因素或其他原因,与所谓阵法关联不大。否则,为何不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让后人可以照搬?这样的唯一的好处是,给了后人想象的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填空,怎么填都不算过分,端出机关枪都无所谓,只要观众喜欢。
沈括在著名的《梦溪笔谈》中提到了“阵法”,读完不禁晒然。宋神宗熙宁年间,皇帝命令六宅使郭故等讨论九军阵法,并写成书,以便颁发给各路统帅府施行。郭固参考了不少古代兵法,终于写成。里面提到,将九军合成一个营阵(行进时称为“阵”,驻扎时称为“营”),其外只用一个驻队环绕守卫。若按古代计算方法,每人占地两步,马占地四步。沈括质疑,十万人的军队,纵横十里地,到哪里找那么大且无山丘、溪涧和树木等障碍的地盘呢?再说九军都被一个驻队做成的“篱笆”围着,军队再也不能分开行动,仿佛九个人合起来被一张皮包着,互受牵制,不能自由行动,如何作战?此外,古代阵法上还有“面面相向,背背相承”的说法,郭固对此的解释是“阵中士兵都侧面站着,每两行士兵构成一条巷道,使他们面面相对”。沈括问,这样的军队如何作战?
后来,沈括建议,别按郭固的阵法演练了,让九军各自为阵,各自占据有利地形,各军派驻各自的守卫部队。战鼓一响,军队收缩或展开,集结或分散,都能浩浩荡荡而有条不紊地进行。九军各自的营阵合起来成为一个大阵营,当中分出四条通道,构成“井字形”。这样的九军也符合“面面相向,背背相承”的说法。皇帝认可了沈括的解释。沈括“阵法”大概是比较贴近实际、比较详细的一种记录了,但正因其详细,也让人看到不过如此,实在没什么稀奇,跟我们在电影上见到的宏大场面完全是两码事。我们还是无法明白“阵法”之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