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大将,因其才器过人,善于谋略,得到了智囊诸葛亮的器重。可是尽管如此,在刘备去世时,他还是特意叮嘱诸葛亮:马谡不可委任大事。然而最终的结果众人皆知,诸葛亮并没有听从刘备的遗言,将街亭交给了马谡守卫,由于马谡的刚愎自用,导致街亭失守,蜀军得到了沉重的一击。
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具有未卜先知,能够预言后世的能力,那么诸葛亮为何当初不听刘备的临终劝告,非要让马谡前去镇守街亭呢?这主要还是得从这两人的渊源说起。马谡和诸葛亮的渊源颇深。马谡的哥哥马良曾是诸葛亮最欣赏的人,两人的关系不仅非常的友善,而且马良还曾以尊兄来称呼诸葛亮。
当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兵败之后马良就遇害身亡了,因此在马良死后,诸葛亮对马谡照顾有加也是很正常的。当然除了两人的关系不一般之外,马谡自己的能力也占了一部分。马谡这个人还是很有才气的,而且他还非常的好论军计,据史料记载,诸葛亮每次接见马谡时,两人都会从白天畅谈至黑夜,由此也可以看出马谡还是一个非常善于交谈的人。
在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十分的痛心,但是面对众多的将士,他也不能不对马谡进行处置。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历史上一直流传着,那么当年诸葛亮真的挥泪斩下了马谡的头颅了吗?
在《三国志》中,马谡的结局主要有三个。第一个结局是马谡当初并没有被诸葛亮处斩,而是逃跑了,而且之后还改名为宁随。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马谡又再次回到蜀国为蜀汉效力。第二个结局是马谡当时的确是被诸葛亮判了斩刑,不过在还未实行斩刑时,他就病死在了大狱之中。第三种说法,在《三国演义》中也是相同的,也就是如今最常流传的一种说法,马谡被诸葛亮挥泪斩杀。
在一些学者研究史书后,他们认为,虽然马谡的结局历史记载的有三个,但是要说最有可能的一个还得是第二个,马谡在街亭一事上犯下大错后被诸葛亮下令处以极刑,然而在还没执行时,马谡就在狱中病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