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果皇帝不杀开国功臣,会怎么样?

很多人都说,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很多都会对曾经和自己一起作战的功臣们开刀,尽管他们是曾经帮助自己夺取天下的,建功立业的臣子,但是一旦登上了皇帝的位置,就很容易对他们起疑心,从而下手杀了他们。不过,我们虽然并不提倡或者说很多人看不起这种行为,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皇帝不杀那些功臣,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中国封建社会朝代更替非常快,除了南北宋加起来勉强立国超过三百年外,就没有一个朝代能够立国超过三百年了(两汉之间存在一个新朝,属于两个朝代),就连最强大的唐朝也仅仅享国二百八十九年,这也导致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朝代,不算小王朝就连大一统的王朝也有好几个。

而这些朝代的大好江山势必是开国皇帝带领他那一帮兄弟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但中国有一句古话叫“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记录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的一句话,可见自古以来皇帝或者诸侯王身边能患难的兄弟很多,但是能共享福的就很少了。

历史上杀开国功臣的皇帝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刘邦和朱元璋了,由于这两人都是布衣出身,所以当上皇帝后与那些本就出身贵族的开国皇帝不同,心理变化会比较大,害怕有人威胁皇权,就杀死了许多开国功臣

刘邦称帝后先后杀了臧荼,韩信,卢绾,彭越,英布等人,其中韩信、彭越、英布都是异姓诸侯王,刘邦为了守住刘家的天下,肯定是不会允许异姓诸侯王存在的。朱元璋称帝后杀的开国功臣就更多了,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冯胜、宋濂、傅友德等都被朱元璋诛杀,尤其是蓝玉案就连坐处死了一万五千人,实在是令人叹息。

不过虽然刘邦和朱元璋杀了这么多开国功臣,但也确实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刘邦杀的韩信、彭越、英布三个异姓诸侯王都是被人告发他们谋反的,不论真假,既然消息传出刘邦不可能坐视不理,况且异姓诸侯王的存在确实会对汉朝的统治造成威胁,且不说异姓了。就是同姓诸侯王在汉景帝时期都联合起来发动了“七国之乱”,可见刘邦杀他们是为了自己江山永固,虽然手段残忍,但作为帝王不能心慈手软。

再说说朱元璋,本来如果太子朱标不死,那么朱标是有能力镇住这些开国功臣的,因为朱标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就被立为世子,朱元璋称帝后又立刻立朱标为太子,朱标有一定的威信,而且做了这么多年的储君有自己的政治基础,朱元璋给朱标留的班底也是冯胜、傅友德、蓝玉、王弼等人,但是朱标英年早逝了,朱元璋又立了年幼的朱允炆为储君。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肯定是镇不住这帮开国大佬的,朱元璋为了孙儿未来皇位能坐得稳当,自然要帮朱允炆把这些刺剔除,然后留给朱允炆的班底是方孝儒、黄子澄和齐泰,这三人跟开国功臣肯定没得比。朱元璋功臣的举动也是为了朱允炆能够坐稳皇位,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朱棣会造反,但开国功臣朱元璋杀的差不多了,朝廷没有良将可用,朱允炆最终还是没把皇位坐稳,输给了朱棣。

这是朱元璋失算了,但是朱元璋功臣的出发点与刘邦是相似的。不仅这两人是如此的,历史上所有杀开国功臣的皇帝都是为了自己的皇位能够坐稳,为了皇权不落入他人手中。

虽然杀开国功臣的皇帝有很多,但也有不杀的,比如秦始皇、汉光武帝和唐太宗就没有杀开国功臣,反而这三人的皇位都坐得很稳,也都有一番成就,得以名垂千史。秦始皇称帝后就觉得只靠自己一个人来管理领土面积激增的秦朝已经力不从心了,他就将手中的权力分了下去,把跟随自己的功臣封了官,协助自己治理国家。

汉光武帝更是不杀功臣的典范,他在还没称帝时就许诺那些支持他的世家大族以高官厚禄,而且刘秀用人不疑,对自己手下的兄弟非常仗义,深得军心,后来刘秀命人将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大将画下来,称为“云台二十八将”。李世民效仿刘秀也搞了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且李世明任用贤能,而且用人不拘小节。

对于太子旧臣魏征,李世民非但不杀,反而还重用他,从这么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宽广的胸襟。况且李世民是唐朝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登基后自然不怕开国功臣会功高震主,没有杀他们的必要。

不论是杀开国功臣,还是不杀开国功臣,目的都是稳固皇权。可如果真的有人要造反了,皇帝才不会管你是不是开国功臣,毕竟谋反在古代是十恶之首,无法饶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如果皇帝不杀开国功臣会怎么样  开国  开国词条  功臣  功臣词条  皇帝  皇帝词条  怎么样  怎么样词条  如果  如果词条  
解密

 张骞有几个妻子

说到张骞出使西域这个事情也还是有话的,很多人也都知道的,意义非凡了,那么又有的人说了,想八卦一下张骞,这个张骞到底有几个妻子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