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莫斯科战役之前苏联已经损失了240万兵力,为何还有能力反攻

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纳粹德国的攻势来势汹汹,打的苏联是措手不及。1941年6月22日凌晨4:00,刚完成工作准备休息的斯大林,突然接到了一个令他目瞪口呆的消息,边境线的德国军队对苏联发动了全线进攻。在这之后,铺天盖地的坏消息接踵而来,苏联领土与军队不断的被德军包围和歼灭。

巴巴罗萨计划发动之后,德国的闪击战用势如破竹来形容并不夸张。只用了短短不到6个月的时间,从德苏边境出发,苏联德国占领了首都莫斯科以西的50多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超过7500万居民生活在德国占领区。可以说,苏联此时经济最发达、工业最完善的欧洲地区,大部都已被德军占据。

作为抵抗的主力,苏联的军队损失更沉重无比,到1941年12月,莫斯科战役刚刚爆发之时,苏联主力红军被消灭了高达240余万。而开战之前,苏联军队的总兵力,满打满算也只有500万。损失如此惨重,苏联为什么还有余力发动反攻呢?

第一,得益于现代化国家完善的动员体系。完成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化国家和封建王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代化国家有能力、也有实力做到全民动员。一旦面临国战,他们可以迅速动员大量预备役补充军队,因此,即使前线军队损失惨重,也可以及时得到大量经过训练的新兵。紧急时刻,甚至可以将全国适龄的青壮年全部征召进入战场。

苏联正是得益于这样完善的动员体系和预备役体系,才使得苏联军队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之时,可以迅速征召大量青壮年加入部队,并迅速的投入送到战场上。

可以说,苏德战争初期,苏联能够一直坚持败而不亡,充沛的人力资源和动员体系成为苏联的最大倚仗。整个苏德战争期间,无论苏联处于守势还是攻势,苏联军队的伤亡都远大于德国军队,但苏联依然坚持住了,靠的就是源源不断的“人海战术”。

因为,拥有1.8亿多人口的苏联,人力资源远比只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更为充沛。战争爆发之后,苏联每个月都可以征召超过50万人,这些人虽然训练不足,装备也十分缺乏,但它依然成为苏联得以撑过最艰苦的前半年的关键因素。

第二,德国低估了苏联恶劣的环境。深入苏联境内之后,德国面临的困难远比想象的更多:漫长始终被游击队袭击的补给线;规格与德国完全不一致的糟糕交通网络;远比想象的更强的抵抗;尤其是苏联漫长的冬天和冻着零下几十度的低温,更使得德国军队遭遇了大面积的非战伤亡。

由于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之前,德国对于苏德战争过于乐观,因此,他们对于从秋季就开始了严酷气候,毫无思想准备。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环境中,大量的德军士兵被冻伤冻死,德军的各类武器装备,包括坦克、卡车、火炮等,也由于低温无法使用。冬天的严酷气候,成为苏联最好的帮手。

第三,德国大大低估了苏联的工业实力。德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之后,苏联很快批准了总动员国民经济计划,并将国内经济转入了战时轨道。可以说,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刻起,苏联就将全国的所有工业实力用于支援战争。而早在30年代,苏联就已经成为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工业大国。不考虑高精尖方面,德国的工业规模其实是不如苏联的。

而后,虽然苏联大面积欧洲领土被德国占领,但是,在此之前,苏联人民委员会已经发布了把工业向东转移的命令。到1942年1月份时,仅用了半年的时间,超过1523个大型工业企业向东迁移了数千公里。这其中,用于国防的工厂高达1360个。这些被迁移并迅速恢复生产的工业和企业,成为支撑苏联战争的最有力保障。

第四,德国的损失也比远比他想象的更严重。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更何况,德国面对的,还是工业强国苏联。因此,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劲,但是在战争发动的前半年的时间内,德国军队依然损失了超过70万的军队。

而这个数字,占到了德国苏联总兵力的23%之多。如此惨重的伤亡,德军其实已经达到了极限,虽然称不上强弩之末,但莫斯科战役之前的德国军队,已远不如战争发动之时的那般强大。

第五,德国极大的低估了苏联的抵抗意志和抵抗决心。战争初期,在苏联损失数百万军队之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从未想过放弃抵抗。尤其是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无论对斯大林有多少诟病,无论他做了多少人神共愤之事,有一点是公认的:斯大林的钢铁意志从来不容置疑。

因此,虽然战争初期苏联损失惨重,但是,斯大林快速调整政策,在坚决抵抗的同时,也提拔了一大批如朱可夫等优秀的将领,正是在斯大林、朱可夫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苏联挺过了最艰苦的战争初期,并最终在盟国的帮助之下反败为胜,覆灭了纳粹德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莫斯科  莫斯科词条  前苏联  前苏联词条  兵力  兵力词条  反攻  反攻词条  战役  战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