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马谡被诸葛亮判死刑,为什么马谡对此毫无怨言?

三国时期诸葛亮攻打魏国的事情,我们都很熟悉了,在他第一次伐魏途中,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点街亭,交个马谡去守,守得住,蜀国就可能取胜,守不住,蜀国这一次就没戏。原本也是信誓旦旦,但谁知马谡竟然还是把街亭弄丢了,按照军令状,马谡当斩。诸葛亮忍痛做下这个决定,而马谡直到临终之前,也没有对诸葛亮心生怨恨,这又是为何呢?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个童孺皆知的大名人,他被称为千年难遇的奇才。史书上也说诸葛亮是一个治国的能臣,蜀国在他的治理之下,“人怀自历,道不拾遗,强不凌弱,风化肃然”,“邦城之内成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这些话大部分都是溢美之辞。他的拥护者主要是蜀汉的官吏、士大夫、知识阶层。这些人是那个时代社会舆论的中心。诸葛亮在当时社会各阶层中的广泛影响,人们对他的怀念,主要是由这些人的舆论造成的。

广大的官史、士大夫、知识阶层对他的爱戴是非常真诚的。甚至受了他严处分的人也不抱怨他。马谡因为打败仗被处极刑,死时对他也没有怨言。

他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1.他的作风比较民主。他任职丞相,地位至高无上了,却仍能谦虚谨,认真听取他人意见。他鼓励丞相幕府里的群僚大胆地给他提意见。他说设立参谋等,就是为了“集众思,广忠益”,假如人们的顾虑太多,明知不对,少说为佳,那就对工作太不负责了。他鼓励大家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徐庶学习,鼓励大家向能反复十次地给他提出不同意见的董和学习。他说只有这样,他才能少犯错误。

2.他严以责己,自我批评精神较好。

3.他公正持平,赏罚必信。“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4.他比较廉洁。他所属的政治集团把全国的财权交给了他,但他从不利用这个权力谋图个人私利。他为了解决家庭的衣食问题,在成都郊区置桑八百株、土地十五顷。除此以外,不另外再搞其他私人财产。他死的时候,“内无余帛、外无赢财”。封建时代这样清廉自守的首辅大臣,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极少的。

他同老百姓即农民、城市平民的关系怎么样呢?他是封建时代的官吏,从阶级本质上看,他也是人民的统治者,但是同刘璋时期那些贪官污吏比较,老百姓还是比较拥护他的。他和刘备都属于曹操类型的政治家。他自自已青少年时代的农村耕读生活,使他较多地懂得了一些老百姓的事务。

他在“隆中对”中说过,对老百姓要知“存恤”,这“存恤”是慰问周济的意思,其对象当然是比较穷困的人。这说明他不主张用穷凶极恶的方法去对付人民。这当然也是从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总比那些豪强的恶霸作风为好。

史书里说他在渭水之滨分兵电田,与老百姓友好相处,如果这个记载属实,说明他不是随意侵占老百姓利益的人。这些都是他容易得到人民好感的原因。陈寿说的“梁益之民”追思诸葛亮的情景是否完全属实,我们无法证明,但是从当时人民对诸葛亮儿子“爱屋及乌”的态度看,也许陈寿的描述是有所依据的。据说那时蜀国人民因为怀念诸葛亮,而推爱到他儿子诸葛瞻身上。

每当朝廷里办了一件好事,人民就传说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建议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蜀人追思亮,成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日,葛侯之所为也。”

同时,诸葛亮还是个发明家,懂得力学、机械学,工于巧思。他革新过“连驽”,可以一连发十支箭。还创制过便于在山地行走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因此人民才把他看作“智慧”的化身。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马谡  马谡词条  诸葛亮  诸葛亮词条  怨言  怨言词条  死刑  死刑词条  毫无  毫无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