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人都还记得,曾经在课本上学到过一篇名为《唐雎不辱使命》的文章吧,它是出自《战国策》的一篇文章,而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自动的也会将这篇文章当做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但其实,这篇文章从很多角度来说,都可以说是非常不符合历史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篇虚构出来的故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唐雎不辱使命》里面到底是有多少内容是不符合历史的,又是怎样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故事呢?
1、唐雎不辱使命的内容
前几天翻了翻小侄子的语文书,发现里面有一篇名为《唐雎[jū]不辱使命》的文章。这篇文章出自《战国策》,在我读书的时候应该还没有被选进教材。
你以为我是在遗憾,当初读书时没学过这篇文章吗?不是的。我是觉得有些悲哀:现在选教材的人都不学历史吗?连这样一篇有“虚构嫌疑”的文章,都能够入选教科书了?
这篇文章的大意是说:秦国灭掉韩国和魏国之后,秦王希望可以用五百里土地,换取安陵国全境的五十里土地。安陵国曾是魏国的附属国,自然无力抵抗强大的秦国,但安陵国国君又不愿意置换封地,于是请一位名曰唐雎出使秦国,希望他能说服秦王改变主意。
唐雎对秦王好言相劝,但秦王都是一副“你奈我何”的死样子。万般无奈之下,唐雎对秦王说:“你知道专诸、聂政和要离这些刺客发怒的时候是什么样吗?告诉你,我发怒的时候和他们一样!”然后站起来就打算拿剑刺秦王。
秦王一看对方打算玩命,立刻表示认怂,于是放弃了和安陵国国君置换封地的打算。
2、唐雎不辱使命有什么问题
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就在于逻辑不通。
秦灭魏是公元前225年的事,而在灭魏之前,魏国首都大梁被秦军重重围困,最后由秦军主帅王贲引黄河水倒灌,水淹大梁数月。安陵国只是一个方圆五十里左右的小国,也没听说有什么强军名将,王贲随便派支军队过去,就能把安陵国给灭了,用得着玩什么“置换封地”的套路吗?
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除了一直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安抚齐国,以及重金收买郭开等敌国重臣之外,也没听说秦国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玩什么套路。为了区区一个安陵国,秦国居然大费周章地搞“置换封地”,还导致秦王被一个所谓的“使臣”人身威胁?怎么看都觉得这说法不靠谱啊。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文远先生曾在其著作《战国策考辩》中,对这个故事做出过评价,缪先生认为:“以始皇之兵威,何惮于安陵,而易以五百里地?”
除此之外,唐雎的年龄也是一大漏洞。
早在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时候,唐雎就露过面,劝说信陵君要尊敬赵王。可问题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发生于公元前257年,这一年唐雎多大呢?我们来看另一则记载,同样出自《战国策》。
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馀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於是秦昭王遽为发兵救魏,魏氏复定。
唐雎说服秦昭王是哪一年,我没找到相关记载,可秦昭王是公元前251年去世的。就算唐雎是在秦昭王去世当年见到的秦昭王,那么在公元前251年,唐雎也已经九十多岁了。换言之,到了公元前225年,唐雎如果还活着,那年龄得有一百二十岁左右!这可信吗?
一百二十岁左右的唐雎拔剑吓唬秦始皇,而秦始皇居然还被吓住了?在唐雎之前,上一个拔剑吓唬秦始皇的人叫荆轲,他的命运怎么样?被当场格杀。有过被行刺经历的秦始皇,怎么可能再次单独会见一个外国使臣,然后被他拔剑吓住呢?
如果秦始皇真有这么好欺负,那么六国的亡命之徒恐怕早就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了,还轮得到唐雎去发表一番大言不惭的讲话?
3、战国策的作者
《战国策》的作者叫刘向,是西汉时期的人。汉修秦史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可刘向并不是什么正经的史官,他还编撰过一本书,名为《山海经》。《山海经》里有许多神神怪怪,还有许多吃了以后会产生各种奇效的动物,真假姑且不论,但至少没人把它当史书来看。
了解上述经历之后,你说刘向写的《战国策》能有多少可信度呢?
有一点不能否认,《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的辞藻的确优美,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文言文审美。但最难以令人释怀的是:在介绍《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时,教科书居然称之为“史传文”!
什么是“史传文”?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就是“史传文”的一种。把《唐雎不辱使命》这种近乎于天方夜谈的文章列为“史传文”,你们真的不怕误导青少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