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是宋神宗时期一场大改革的策划人。“王安石变法”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可惜的是,这场变法最终失败了。
变法的本意虽好,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太多失误,为保守派留下众多口实,最后只得停止。但令人奇怪的是,当时提出取消变法的理由居然是“天灾”,说是因这场变法使老天爷震怒,因而不降甘霖,使人民饱受旱灾之苦。这种理由当然不足为信。之所以会有这么荒唐的结论,都是因为一个叫郑侠的人。
郑侠是当时的光册司法参军,曾受王安石提拔,因而心存感激,一心要尽忠报国,回报王安石的知遇之恩。任满入京述职,王安石问他在地方上的见闻,他道:“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市场法,以及边疆的军事状况,都不大妙,使在下心不能安。”王安石很不高兴,改任郑侠为监安上门。因此郑侠便与王安石结怨。
监安上门是守门的官。那几年大旱成灾,四方饥民每日涌入京城谋食的不计其数。饥民个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郑侠将看到的惨相画了一幅图画,再加上一道表章加以说明,说这些都是新法造成的。
表章中还说:“若能按照臣的请求,废除新法,治新党诸人之罪,十天之内,若天不降大雨,请斩臣之头,挂在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这一亡命之徒与新法作赌,结果使得宋神宗甚为震惊,次日便采取各种措施追究新法失误。
其实,这也不过是皇帝老子的一个借口而已,他要以此事平息旱灾之年老百姓的不满情绪。那种年头,遇上这样的大灾荒,什么法也免不了百姓流离。不过,新法因此成为众矢之的,新法的推行者便成了替罪羔羊。这就是变法因为“天灾”而失败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