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历史上,太平天国无疑是一件影响极为深远的历史事件。1850年末至1851年初,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清朝的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不过,到了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存在多种观点和说法。其中,封王过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首先,1864年,天京(今南京)被清军攻破,太平天国灭亡。在此战中,清军俘虏了太平天国的名将李秀成,李秀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李秀成自述》,从而太平天国的得失进行总结。其中,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中,名将李秀成表示“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可见,在李秀成看来,洪秀全滥封王不仅是“误”,更是“大误”。那么,问题来了,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个王呢?
对此,就太平天国的爵位来说,王爵已经是最高爵位。因为洪秀全认为人间之主称王足矣,故金田起义时自称天王。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后,正式向清王朝宣战。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加上洪秀全这个天王,彼时的太平天国总共只有六个王。在太平天国的初期发展中,以上六人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过,到了1856年,虽然太平天国的实力和地盘不断扩大,对当时的清朝朝廷形成了重要的威胁,也为曾国藩等人的崛起提供了外部条件。但是,在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统帅之间的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进行了激烈地争斗。在此背景下,不仅杨秀清、韦昌辉等封王遭到杀害,翼王石达开更是无奈率部出走,并最终被清军杀害。1859年,洪秀全不断封王,比如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蒙得恩为赞王、李世贤为侍王、杨辅清为辅王、林绍璋为章王等。
最后,到了1861年春天,太平天国大约有10个封王。后来更是越封越多,且有王加头上三点以为“小王”之封。至天京失陷前,太平天国封王达2700多人。按照太平天国拥有20多万士兵来计算的话,平均100个士兵中就有1个封王了。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滥封王爵,破坏了论功行赏的原则,造成太平天国内部的混乱和士兵战斗力的下滑,从而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