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为深宫内院的皇后贵妃诊病,太医绝不会对外透露任何“隐私”。因此,不免遭到人们好奇心的猜测,加上受儒家“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束缚,认为只有“悬丝”才能解决诊脉的问题。
去年CCTV-10播出一期《百科探秘》节目,其中在谈到“孙思邈长寿之谜”时提及“悬丝”诊脉一法,并言清宫慈禧太后生病,御医就是用这样的方法。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如皋籍名医薛宝田(1810年~?),在他的《北行日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版)中记录了这一细节。事情发生在光绪六年(1880年),浙江省督抚谭钟麟保荐他和仲昴庭二人赴京为慈禧看病。此时的薛宝田已是70岁的老人,头发和胡须都已雪白了。笔者谨将当年八月初六日,薛宝田进长春宫为慈禧诊脉一事原文摘抄,以飨读者。
随内务府大臣、太医院至长春宫。庭中花木与钟粹宫(先经慈安问话)等,惟苹婆果树甚多,实将红熟。恭候慈禧皇太后召见。行礼(三跪九叩首)毕,慈禧皇太后问何处人(答江苏人)及年岁(答66岁。注:故意少报年龄,为讨口彩)。内务府大臣、太医院跪左边,余与昴庭跪右边。
皇太后命余先请脉。余起,行至榻前。榻上施黄纱帐,皇太后坐榻中,榻外设小几,几安小枕。皇太后出手放枕上,手盖素帕,惟露诊脉之三部(即寸、关、尺)。余屏息跪,两房太监侍立。余先请右部,次请左部。约两刻许,奏:“圣躬脉息,左寸数,左关强;右寸平,右关弱,两尺不旺。……”(诊毕)退下,仍跪右边。
此事为薛宝田一生中不寻常之旅,那年农历七月十三日起程,到十月二十一日傍晚回杭州家中,与家人团聚,历时98天,其间“恭诣长春宫起居”共43天。他用日记形式当天记录下来,保存了这段细节。而清宫大量御医的诊病用药却根本没有如此记录,这属于司空见惯使然。
毕竟为深宫内院的皇后贵妃诊病,太医绝不会对外透露任何“隐私”。因此,不免遭到人们好奇心的猜测,加上受儒家“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束缚,认为只有“悬丝”才能解决诊脉的问题。但是,至于唐代孙思邈是否有过“悬丝”诊脉,自古至今任何医学典籍均未见记载。最有权威的魏晋时期的太医令王叔和著《脉经》,他集秦汉以前脉学之大成,紧密联系医疗实践,详述二十四脉,其中包括妇女妊娠胎动等脉象分析和诊断。而孙思邈又是一位对医术医德都极端认真的医生,他说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千金要方·序》),怎么可能贸然接受“悬丝”诊脉呢?所以,“悬丝”搭脉应该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