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多年来一直是汉朝的心腹之患,从高祖开始,到武帝,到宣帝,为了这个恶邻操碎了多少心,牺牲了多少生命,耗费了多少民财。而匈奴,也未必好过。这种对抗,在一个女人的努力下,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这个女人,既不是吕后,也不是名声更大的嫁到匈奴的王昭君,而是嫁到乌孙国的解忧公主。
和亲其实并不像期望中的作用影响那么大。想一想我们自己就知道了:皇后或妃子对一个国家开战与否有决定性影响吗?何况匈奴或乌孙等西域国家,常设并列的两位皇后,他们对女人的尊重程度甚至还远远不及汉朝,又能怎么影响他们的大事决策呢?只有在考虑到陪嫁、考虑到老丈人的利用价值的时候,才会把后妃的意见列进来。
可想而知,像乌孙国王娶两个皇后,左夫人是匈奴公主(以左为尊),右夫人是汉朝公主的时候,汉朝公主的日子将是多么难熬。
解忧是楚王戊的孙女,其实很倒霉,她先后嫁给了三代昆莫(有时也叫昆弥,相当于国王)。乌孙的昆弥岑陬军须靡向汉朝和亲,娶了她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去世前,他把王位传给了堂侄翁归靡,约定自己的儿子泥靡是下一任继承人。翁归靡被称为肥王,和解忧公主感情不错,生了三男两女。
只是,肥王也同时娶了匈奴公主,解忧的右夫人地位很尴尬。此时,匈奴叫嚣着要乌孙背叛汉朝,它吞并了乌孙的土地,要把解忧公主交出来。
解忧很镇定,和肥王一起防御,匈奴大军一直进不了伊犁河谷,区区小国居然没有被匈奴压垮,拖了几年。
解忧莫非就不能向汉朝求救?能,当然能,解忧早就上书了。可是当时汉朝的昭帝年少,身体又不好;驾崩后又立了一个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的昌邑王;当时立谁为国君还愁得要死,哪里顾得上为一个外番公主主持正义?一直拖到宣帝即位了两年之后,宣帝才下定决心出兵支援乌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