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国家而言,走私贸易都是一向利润与风险成正比的生意,正是因为它高额的利润,尽管政府严厉打击也屡禁不止。实际上走私贸易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一种现象,早在古代“海盗”、“走私商人”等职业已经形成了气候,诸如著名的加勒比海盗以及倭寇。
倭寇虽然前面加个“倭”,但实际上倭寇在中国横行之时,倭寇群体中大部分都是扮作日本浪人的中国人,日本人的比例相对于中国人而言还要低些。汪直,这位活跃在明朝嘉靖年间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位倭寇首领和走私商人。
据传汪直从小的时候就极为聪明,若是将他那一股聪明劲儿用在读书上,定能取得一个很好的功名。不过汪直心思并不在四书五经上,相比于读书考取功名,他更喜欢做生意。而汪直商业眼光也不错,一举就看见了海上贸易当中的巨大商机和利润。
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止沿海军阀残余势力及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所谓海禁就是禁止中国人对外进行海外贸易,也严格限制外国人来中国交易,虽然永乐年间有着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却也只是允许朝贡贸易而已。所以汪直想要涉足海外贸易这一块,就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走私。
汪直发达之后是他在中国与日本之间,进行走私贸易。但是许多学者猜测,在与日本交易之前,他应该是先在东南亚等地区进行走私。后来集聚资本之后,才涉足日本。
汪直受到一个日本领主的照顾,先是将中国精美的丝绸等货物经由海船运至日本,后来日本内部发生动乱,汪直便开始讲火枪走私进日本国内。促使日本内部的战争,从冷兵器时代过度到热兵器师时代,成为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的关系人物。
随着时间的发展,汪直的金钱和名气越来越大,走私贸易也迅速发展,到了后来,他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自称徽王。甚至在他巅峰时期,辖制各岛。田汝成《汪直传》:“据萨摩洲之松津浦,僭号曰宋,自称曰徽王,部署官属,咸有名号。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
汪直的势力越来越大,闯出名气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上了政府的黑名单。后来任浙直总督的胡宗宪和其幕僚徐渭主张对其招安,汪直答应了招安,但最后却被当时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杀死,汪直的死亡使得倭寇失控而酿成倭寇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