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印度人是蒙古人的后代吗?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

印度人和蒙古人,这两个概念在很多人看来应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其实在印度人眼中,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蒙古人的后代,这两个看起来八杆子打不到一起来的人群,为何会有这样的渊源呢?究竟在历史上,印度和蒙古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印度人难道真的就是蒙古人的后代吗?这件事情究竟要追溯到什么时期,当时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当今的印度在国际上算是一个大国,它不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和我们一样拥有着庞大的人口,而且它在当下也是金砖国家的其中一位,世界上发展迅猛的国家更是有它的一份。

或许我说的这些就是你对印度最深刻的印象了,但你不知道的是,印度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里,还有少许拿着印度国籍的印度人认为自己是蒙古人的后代。

这并不是印度人腾空而出的一个奇怪想法,有心的人从历史资料里一查找就可以知道,印度这个国家早期曾被蒙古人占领近300年的时光,所以当印度人号称自己是蒙古人的后代时,并不是一个奇怪的言论。

1、印度军队战败,开始漫长的殖民生活

我们都知道蒙古国的骑兵队是天下第一,这让他们在广阔的陆地上作战可谓是没有对手。所以蒙古国早在成吉思汗统治的时候,就有攻打印度的计划。

可惜的是成吉思汗的铁骑队没有见过以大象作为坐骑的象兵,印度人所骑的大象可谓力大无穷,它们早被驯象人训练到可供驾驭,使得许多大象都有了战斗的能力,成为在战场上印度骑兵的重磅武器。

同时印度的地势也并不如他预料的那般平稳,充满了各种错综复杂的河流让蒙古的骑兵无法施展自己的本事。再加上进攻印度的时候是盛夏,蒙古将士们顶着高温还没开始战斗便满身都是汗,坚持不住的人都直接中暑昏迷了。

这让成吉思汗率领的军队战斗力受到了严重打击,直接导致成吉思汗的首次进攻印度以失败告终。

那么作为成吉思汗的后代,帖木儿和巴布尔都吸取祖宗的教训,让蒙古人民不仅逐渐适应了蒙古周边的地形气候;更是在时间的推移下让蒙古的领地一点点地向印度地区延伸,并非成吉思汗那般直接攻打到印度的主要领地。

不同时期的帖木儿和巴布尔都曾带兵进攻印度,也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巴布尔回忆录》的“1525年,巴布尔向南出发进攻印度的边界,第二年成功占据了德里这个重要城市,印度的诸侯联军对巴布尔率领的军队毫无还手之力,不到一年的时间,巴布尔征服印度的绝大部分地区,莫卧儿帝国正式建立。”

从中可以看出,帖木儿只是享受作为胜者的愉悦感;而巴布尔则直接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开始了印度被占领331年的殖民时光。

毕竟是巴布尔成立的莫卧儿王朝,自然管理这个王朝的重要人物主要都是他率领过来的蒙古人民。那些曾经辅佐印度君王的臣子们,巴布尔并没有将他们全部杀了以绝后患,而是让部分不顺从莫卧儿王朝的臣子流放去了国家的边境做苦力活。

其余表现出忠诚的臣子则在王朝中另外给他们安排些悠闲的岗位,让他们安然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既然朝堂都大换血,人民的生活更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是执法的官兵还是从商的普通人,蒙古人开始逐渐的占据了主要的地位,熟悉的面孔被带有大胡子的蒙古人取代。这让想继续过日子的印度人不得不开始与蒙古人打交道。

2、印蒙混血儿的诞生,印度人开始认为自己就是蒙古人

印度刚刚被蒙古人占领的时候,由于蒙古人长相粗犷又不修边幅,与瘦弱的印度人一对比起来,显得蒙古人看起来十分的凶狠。

在埃利奥特的《印度史》里,就有细致描写蒙古人在当时印度人心里的样子——“那时候他们的脸庞有着火一般的颜色,他们几乎都戴着自制的羊皮帽,摘下帽子的头发是极短的。他们的眼睛很不大却包含着凶光,似乎可以将铜器穿出一个孔来。”

由此可见,本身印度人就因为军队不够强大导致国家被占领而对蒙古人产生了恐惧的想法,害怕他们会利用胜者的优势给印度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再加上身形的绝对压制,使得印度人更加屈服于蒙古人立下的规则。

蒙古人长达330年的殖民里,蒙古人民的豪迈与不拘小节的作风,让蒙古人被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开始接受。从排斥蒙古人的靠近到接受蒙古人印度人联姻,这个时间过渡的并不漫长。

蒙古男儿看惯了英姿飒爽的蒙古姑娘,渐渐的被温柔体贴的印度女孩所吸引,虽然初到印度双方的语言并不相同,但在长久的相处后也让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开始相通了。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和印度的混血宝宝就诞生了。这些父母不是同一国籍的宝宝自出生就是在莫卧儿王朝里,他们就认为自己也属于蒙古人民的后代。

而这样的想法就不同于父母均为印度人民的宝宝。在这些小孩的成长历程里,父母灌输的都是印度是被占领的观念,他们告诉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印度的子民,不能忘却自己的国家。

但随着被占领的时间越来越长,混血的宝宝已经占据新生儿的绝大多数,坚守印度的信念早已开始动摇,取而代之的就是维护好莫卧儿王朝的理念。

这样的观念一直持续到1858年,“英国、荷兰等殖民国家在印度互相争夺殖民地,最终英国成为最后的赢家,直接让莫卧儿的皇帝成失去实权。185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成立英国所属印度,莫卧儿王朝正式被推翻。”

从它回归至今也不过是过了不到170年的时间,比起被占领的330年来看,在当下印度的偏远地区里,还是有一些当初莫卧儿王朝的子民存在,他们的孩子就会是蒙古人的后代。

3、文化的相互融合、宗教的绝对宽容

根据史料记载,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印度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文明,它曾经到达繁荣的顶峰,却在公元前2000年时短时间衰退,最终完全消失在人类活动足迹里。

在古时候,由于印度地处各个国家的边界,因此就有很多的国家对印度进行入侵的行为。这些行为也为印度带来了新文化,新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斗争、相互融合,使印度文化展现了多元性。

由此可见,印度在早期就是一个擅于接受外来文化入侵的国家。巴布尔在印度建立莫卧儿王朝的这段时间里,蒙古人的大量涌进为印度带来了繁多草原文化。在本土人民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也就接受了蒙古人与他们不一样的行事作风。

对于在蒙古人统治的那331年里,绝大多数印度人学会了喀尔喀蒙古语,并且一直将说蒙语的习惯保留至今。这些会说蒙语的印度人就可以认为是蒙古人在殖民时留下的后代了。

我们可以知道,印度是一个充满了丰富的宗教色彩的国家,人人都有宗教信仰,并且它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人民生活的每一角落。可以这样说,在印度这个国家里宗教起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在公元8世纪的时候,商羯罗将佛教和耆那教的宗旨相互融合,将其发展并命名为印度教,据统计全印度有约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

那么巴布尔在统治这样一个视信仰为生命的国家时,他将蒙古人民所信仰的萨满教进行大肆宣扬,同时他也并没有禁止这个国家的人民继续信仰印度教,而是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接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仰不同。

4、统治时期社会发展良好,各地人口迅速增加

印度国土面积不大但耕地面积充足,坐落在南亚大陆的它拥有温暖湿润的气候,这给人民的耕作带来了绝佳的先天优势。巴布尔在统治时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便鼓励人们大兴耕作由此带动社会经济。

在331年的和平社会环境下,经济的繁荣直接让各个地区的人口数量迅速膨胀。

同时,在蒙古人统治的331年时间里,蒙古人印度的一些风俗习惯,比如:丈夫逝世了妻子要陪葬、允许儿童与成年人成婚等事件都保持禁止的态度;甚至他们还支持寡妇进行再婚,这使得部分印度人民更加认可蒙古人的统治手段。

结语

所以,在蒙古人印度进行了长达331年的占领时期,诞生了很多蒙印混血的孩子。再加上蒙古人不仅仅对本土的居民保持一种文化认同和宗教宽容的态度,而且提高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这些行为和结果就让一些印度人一直到现在都认可自己是蒙古人后代的身份。

由此可见,要让一个国家的人民认可自己的身份,一要能让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二要能让他们处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社会里。就拿印度来说,那些自称自己是蒙古后代的印度人,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和认同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蒙古人  蒙古人词条  印度人  印度人词条  后代  后代词条  两者  两者词条  之间  之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