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陈平谋略不输张良,为何后世多赞扬张良贬低陈平?

陈平和张良,都是刘邦的谋士,但是很显然张良的名气和名声,都比陈平要高出很多,张良被誉为是谋圣,但陈平却很少有人了解了。但其实在当时,陈平的谋略其实是不输给张良的,可以说两人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但是为什么不光是后世,包括刘邦也是如此,都是经常赞扬张良,却对陈平没有什么表扬的话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刘邦为何夸张良不夸陈平

因为惧怕树大招风,陈平不热衷于被人夸赞。

陈平既有自知之明,又审时度势,采取低调做人、低调做事的姿态,不希望成为关注焦点,不希望成为众矢之的。常言道,既生瑜,何生亮?作为谋士,陈平何尝不是生活在张良的阴影中。

虽然楚汉战争中“鸿沟背盟”和“韩信为王”两大战略决策,都是陈平与张良共同谋划后献给刘邦的。但是,在人们心目中,功劳都是张良的,仿佛陈平就是用来陪衬张良的。难怪人们有这种看法,我们来比较一下人们对二人的观感:张良出身韩国贵族家庭,却始终伴随沛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不居功自傲,恬然引退,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个无欲则刚的道德完人;陈平则曾是衣食无着的贫寒子弟,据说在家时就品德不佳,起义后换了几个东家,都不被重用,到了汉王刘邦这里突然飞黄腾达,众人都有突兀之感。

实际上,张良刘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后者登基之前,而陈平则是贯穿前后,尤其是在诛除诸吕、匡扶汉室之事上,居功至伟,比起张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常说,树大招风,陈平这种出身的人出将入相,肯定会招来许多人的不服和忌恨,就连他那副美男子的皮囊,也成了他的罪过。

陈平是个务实主义者,有君王信任,手握朝政大权,享用着实实在在的巅峰体验,又何必在乎有多少赞誉声呢?陈平才不愿意为名声这种身外之物所累呢!对于陈平的贡献,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刘恒是心知肚明的。

陈平善用诈术,不适宜大肆张扬,否则,适得其反,有损君臣形象。

楚汉战争最要紧的关头,汉王一方有点持不住劲了,此时,陈平为刘邦出一奇策,离间项羽与谋士范增关系,并使范增在被迫离开楚营后疽发背上而亡。用计除掉心头之患,在两军交锋中实属正常,无可厚非。可是,战后人们议论此事,多少会觉得汉方对长者心狠手辣,于是会把矛头对准陈平——实际上,他只是个定计人,受益者是刘邦

还有一事,陈平立功,但刘邦不愿意提起。刘邦被匈奴30万大军围困在白登山,水泄不通,危在旦夕。关键时刻还是陈平的招数救了刘邦:他不知她用了什么手段,打通了匈奴阏氏也就是单于老婆的关节,结果是单于居然将铁桶阵打开一角,放走了刘邦君臣。这故事太蹊跷了,细节绝对保密,除了刘邦陈平,无人知晓,两千年后也不解密,否则,就会变成汉朝的“水门”“伊朗门”。

陈平私德有亏,无伤大雅,若是大加宣扬,也有损其形象。

陈平投奔刘邦后,地位迅速蹿升,先拜了都尉,做了参乘,后又升作了亚将。于是就有人红了眼,连周勃灌婴这样的老将都来发难。其实也难怪,苍蝇不叮无缝蛋,陈平自身也真是有些毛病。比如,到处传说他有盗嫂之事,他自己又解释不清。他在军中收受将领贿赂一事却是坐实了的:送钱多的人所得好处多,反之就少,甚至遭受排挤打击。刘邦若是大事肯定和赞扬陈平,又会立刻有人端出这些事情来砢碜陈平,其实,也是砢碜刘邦……

2、后世人为何赞扬张良贬低陈平

首先张良讲的是道,而陈平出的是术。陈平的谋略因为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所以他的谋略还停留在术的阶段,带有欺骗的性质。因为只有通过欺骗,才能实现谋略的价值。比如说陈平让刘邦封韩信为真王,又让刘邦以巡游为名捉拿韩信,这些谋略虽然好,但是明显都带有欺骗的性质。

张良的计策则不一样,张良给出的计策一般都是大方向上的,是从道理的层面对事物进行分析,主要讲的是战场的规律,分析的也是人性的规律,所以这种计谋欺骗的性质不大,所以张良才会被后世如此推崇,甚至会直接称他为谋圣。

其次,陈平和领导的关系走的太近。我们知道,陈平的一生追随过三任领导,但是陈平竟然和这三个人的关系都处的十分不错。自从陈平选择追随刘邦开始,刘邦就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后来为了打击吕后的势力,刘邦派人去暗杀樊哙,而这个机密任务就是由陈平来完成的。

后来吕后上位之后,陈平和她的关系处的也很不错。再后来刘恒上位之后,陈平依然是当朝宰相,而另一个宰相因为不适应刘恒,很快就被罢免了,而陈平不仅能继续当宰相,而且还是独相。

张良就不同了,他与领导的关系就没有陈平那么密切。张良原本的目标就是复兴韩国,只可惜后来这个目标实在是实现不了,这才选择跟随了刘邦,不过就算是他追随刘邦之后,依然与刘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甚至刘邦让他当宰相他都没有当,而且选择去寻仙问道。

对吕后也是同样,当年因为张良,这才成功的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而吕后掌权之后,对张良心存感激,于是一定要用他当官,但是让张良放弃修仙可以,但是却始终不做吕后的官,一直到去世都是这样。

正是因为张良和权贵们保持了足够的距离,他才得到了后世的尊重,而陈平就是因为和权贵接触的太近,所以后世对其的评价却十分一般。

3、如何评价陈平

其实关于陈平的评价并不是那么好,至少他的能力大家是认可的,但是大家不认可的是陈平的品性,从他身上发生的几件事就会明白了。

陈平身上发生过盗嫂受金的事件。世人皆认为陈平盗嫂,就是陈平和自己的嫂子有奸情。陈平的哥哥对陈平很好,知道陈平喜欢四处游学,就挣钱给陈平,将家里的事情全部包揽了,让陈平能够出去游学。对陈平来说,哥哥是自己的亲人,也是恩人。他真的会和自己哥哥的妻子有一腿吗?陈平的第一个嫂子被他大哥修弃了,原因就是对自己的宝贝弟弟不好,后来他又找了一个妻子,好在这个妻子对陈平还挺周到的。张负嫁女,如果陈平有盗嫂的恶名,比陈平家境要好些的张负为何会同意嫁女儿呢?何况陈平当时还是村里有名的公正分肉的人,绝对不会因为你跟他亲近就给你多分。这样的人似乎不会和自己的嫂嫂勾搭成奸。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这件事情采用的说法是灌婴和周勃向刘邦进谗言,“进谗言”三个字说明了司马迁心里是不相信陈平是不会做出盗嫂的行为的。你想司马迁连刘邦逃命时将自己亲生儿女踢下车这种事都能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他还有什么不敢说的,比这更难以启齿的人心险恶他都写了。所以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司马迁自己相信陈平不会和嫂子偷情,另一种可能是司马迁不知道这件事的真实性。陈平本人并没有对此盗嫂事件做任何解释。

还有一件事就是陈平收了别人的金子,而陈平本人也对为何受金作了解释。有人对刘邦进言说丞相陈平收了手下的金银,给的多的就会得到好处,给得少的就会落得一个不好的下场。刘邦就找来陈平当面对质,陈平对刘邦解释了自己为何要收手下的钱,他认为这样能够分辨手下的人哪些事能够重用的哪些是不能委以重任的,是一种分辨人才的好办法。刘邦被陈平说服,最终并没有追究陈平的罪责。

不论陈平是否真的有过盗嫂受金,他能够没有因此而遭受惩罚就是一种谋智的体现。西汉建立之后,当初分封的诸侯王都受到了刘邦的打击,韩信被杀、彭越被煮、英布被斩,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刘邦除掉了,张良为了避祸,早早的抽身事外才能将自己保护得好,萧何和刘邦情同兄弟,甚至是刘邦心目中最为忠心之人也会害怕刘邦而假装受贿而入狱逃过一死。陈平作为刘邦手下的谋士,后来官至丞相,他怎么明哲保身的呢?或许是因为汉初三杰当初在开国大业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刘邦忌惮他们的实力,又要留一部分在身边辅佐,所以陈平才得以活下来。

但是陈平的风评真的不好,项羽就曾经评价陈平“有才无德”,就是瞧不起陈平的品德,所以项羽才没有重用陈平。当年陈平为刘邦献出反间计,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也是陈平建议刘邦在项羽交出了刘邦的父亲妻子签订了和约后撕毁和约,从背后偷袭兵少粮少的楚军。能想出背叛盟约的人,我觉得就是一种不守信用。当然在那个时代你可以说这是一种计谋,与人品无关,但是正是从一些细节中我们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是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张良  张良词条  谋略  谋略词条  贬低  贬低词条  后世  后世词条  赞扬  赞扬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