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九江学院举办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公益讲座上,演讲者丁璇提及“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等言论在微博上引发热议。一时间,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妖魔化让企图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颇为恼火。当然,大部分网友还是能够理智看待这个所谓“女德讲座”宣扬的和现代中国所要弘扬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区别。
丁璇不仅在讲座中提到:“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还在记者采访时回应,“女孩子守住贞洁,才能保证婚姻的福报”,这些雷人的传统文化她是从哪里继承过来的?在古代,难道贞操观就一直是保守的、灭绝人性的、甚至比生命都重要的吗?咱们来一探究竟!
到了战国时期,私有制已经形成。按照当时的社会风气,“婚”或“娶”是要“告父母”。孔子作为儒家代表之一,更是对婚姻、礼法、道德看的相当之重。从所着《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中不难发现孔子信奉婚姻为“人伦之始“,并制定了严格的婚娶礼法,婚前是严禁有试爱行为。当然,要休妻,也要严格遵守女子是否有”七出“之过。若无,不许随便解除婚约。同样,孟子作为仅次于孔子的儒家代表,却使用圣人舜不告其父,娶蛾皇和女英的事情来说明“不告而娶”的罪恶是低于“无后”。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以基因延续为目的,婚前行房也是可以的。所以,在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思想还比较混乱,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来定义让女子要遵守从一而终的贞操观。
秦朝建立后,此时“贞节”的涵义是指女子在婚前不失身,婚后不改嫁的一种道德行为,一开始只针对已婚妇女,而未对未婚女子和寡妇未做出具体要求。
继秦朝之后,西汉初期,社会风气较为宽松。然而随着儒学的复兴,到了东汉中期,女子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并且社会对于女子改嫁等行为日趋严厉。典型表现在班昭的《女诫》,书中提到“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意思是男的可以再娶,女人却没有再嫁的道理。这种女性“贞节”观念便以书本的形式流传下来,成为历朝历代女性必备的洗脑小红书。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以小农经济为主题的的耕种并不发达,子女众多的家庭多半希望女子赶紧出嫁,一方面是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是社会法制不健全,动荡的环境让女子早日出嫁,身份的确定,在婚后的生活中更有保障。生存才是硬道理!所以,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一般不会纠结对方是否有婚前性行为,改嫁改娶的现象十分多见。
然而宋以后,开启了中国近一千多年女性性压抑的大门。以朱熹为代表的一大批宋朝文人,大放厥词:唐代”闺门不肃““礼教不兴”。从此,中国广大女性同胞被灌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贞洁也被看得无比重要,这新娘在洞房花烛夜有没有落红,作为判定是否为第一次的最显着标准,也是夫家确保后代是不是自己的种,这三从四德也日趋成为古代女子的标榜准则,她们更视贞洁为生命。
到了元明清时期,“贞节”的概念终于转换成“贞洁”,此时对“贞洁”的要求更为具体:女子未嫁之前,不得接触除父亲之外的任何男性,以保证处女的纯洁;女子出嫁后不得与丈夫之外的任何男性有任何接触尤其是性关系,直至生命终结。这些对女子严苛的要求,便在那个时候发生了许多我们今天看来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说,有一女子被男子偶然碰一下就自杀的。还有女性不爱自己夫君,但还是为丈夫死了殉节的。一言不合就自杀,吞金、绝食、跳水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方式。而且周围人对于守节的女性都是持支持态度的,全民狂热,如果有人夸你贞节,你都不好意思活下来。由此可见当时扭曲的贞洁观念已经深入到她们的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