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在一些影视剧或者画作里面看到,古代欧洲人使用的笔,是一种形状像羽毛一样的笔,看起来应该是用比较硬质也比较长的动物羽毛制作而成的,在写字的时候需要不停的蘸墨水,看上去非常有年代感,而且还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人们写字使用的都是毛笔,而毛笔和羽毛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完全不同。那么羽毛笔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羽毛笔和没毛笔之间又有什么差别,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东西方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笔”之不同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东方,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都使用毛笔。西方,以古罗马为中心的古代欧洲,则是先使用芦苇笔,后使用羽毛笔。毛笔和羽毛笔都承载着东西方文字,体现了两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的文化体系。从毛笔和羽毛笔的对比,我们可以一窥东西方社会和文化差异。
1.东西方笔的历史
1、毛笔的前世今生
中国人最早使用的是一种刀笔。商朝的甲骨文,是用小刀刻在龟甲和骨头上的。后来,逐渐出现了竹简,人们便用小刀在竹简上刻字,这种小刀就是“刀笔”。《史记》中,李广有言“刀笔之吏”,便是以刀笔指代苛吏。
早在公元前23世纪,中国人就已经用天然矿物、植物染料、烟灰等与水混合,制作墨水,用于绘画和涂鸦。甲骨文、殷商陶器等也有墨的痕迹。墨的出现远远早于毛笔。最早的毛笔,出土于楚墓中,也就是说,毛笔发明于距今约2500年前的战国末期,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用毛笔蘸墨写字,显然比小刀刻字要舒适很多。但战国时期只有草纸,并不适合写字,只能写在竹简上。而在竹简上写字,刀笔是比较慢,但不是不能写。此外,毛笔可以写在巾帛上,而刀笔不能,但巾帛价格昂贵,因此毛笔优势并不大。直到东汉时期,蔡伦对西汉时期就已经存在的造纸术进行了改进,发明了适合于写字的“蔡侯纸”,毛笔才逐渐全面取代了刀笔。自此以后,毛笔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最主要的书写工具。
2、羽毛笔的脱胎换骨
西方人最早使用的是一种芦苇笔,源于古代巴比伦文化所使用的楔形文字,利用芦苇将文字刻在泥板上。古希腊人使用“铅笔”在石板或皮革上写字,与现代铅笔不同,古希腊人的“铅笔”是铅棒或者铅条,是真正的“铅笔”。
此外,古希腊人还使用Phragmytis communis这种植物,做成一种“硬笔”,在蜡板上写画。阿基米德之死的故事中,是他在沙盘上画几何题的时候,为罗马士兵所杀。可见,沙盘也可以作为临时书写工具来使用。进入罗马时期,此时的人们使用另一种“芦苇笔”。与古巴比伦时期的芦苇笔不同,这种芦苇笔是在尖端削出一条缝,可以蘸墨水写字。羽毛笔具体发明时间不可考,但其作为芦苇笔的替代品,应该是罗马时期的产物。
起初,罗马帝国拥有埃及领土,芦苇笔主要书写载体是埃及莎草。但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欧洲又不生产埃及莎草,只得写在羊皮上。此时人们发现,芦苇笔相对丑陋而且不如羽毛精确耐磨,羽毛笔才真正成为欧洲最主要书写工具。
公元751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宝十年,唐朝军队和阿拉伯军团在中亚地区的怛罗斯城发生一场大战,而唐军意外战败,被俘两万人。这两万人中,有会造纸术的士兵。因此造纸术便沿着中亚一路传至西方。西班牙学会中国造纸术的时间,不晚于十世纪。在纸普及之后,羽毛笔也更加常用了。
1、汉字发展之催化剂
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根据甲骨文-篆体-隶书的演化,可以明确地知道每个汉字背后的演变过程以及每个汉字所代表的意思。四大文明古国当中,中国和古埃及使用象形文字,而中国汉字是唯一流传至今的象形文字。
毛笔在书写汉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从语意密度上讲,汉字的语意密度是最高的,同样的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最多。同一本书的不同语言译本,汉语一定是最薄的那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书写一个汉字就等于很多拼音字母。
同时,汉字结构比较复杂,因此蘸一次墨就能写很久的毛笔,实用性比古代硬笔要强。羽毛笔蘸一次墨,可以写几个字母,却不一定能写完一个汉字。毛笔就不一样了,减少蘸墨的次数,也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此外,汉字,辨识度很高,因此对载体不太有要求。古人可以在扇子、伞面上写诗,动物骨头、竹简、纸、木头,甚至石头都可以作为载体。显然古代硬笔难以做到如此广的泛用性。刀笔没有毛笔这样的泛用性,羽毛笔也没有,因此使用毛笔是非常合理的选择。
2、字母书写之器
古希腊、古罗马及中世纪欧洲各国都使用拼音文字。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古印度和古巴比伦都使用拼音文字。这些拼音符号来源不尽相同,但古罗马的拉丁文和欧洲各国的文字应该是同源的。书写拼音文字,使用硬笔会比较方便。拼音文字的语意密度比较低,而不同字母之间的区别又比较小,因此能够快速、准确地写出大量重复文字的工具,才是欧洲人最需要的。如果用毛笔去书写拼音字母,也可以写的很快,但是满足不了那种“只需要速度而乱写乱画”的人。
并且,拼音文字辨识度不高,反而对载体要求很高。如果纸面发生了扭曲,或者纸面上有一些小小的黑点,那么拼音文字的含义就会发生改变。所以,羽毛笔基本上是跟平滑洁白的纸绑定在一起的。基本不会出现羽毛笔在竹简、石头上写字的情况。
3.文化的差异的不同所导致的观念不同
1、截然不同的书法美感
可以说,没有毛笔,就没有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有篆体、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不同的领域,每一种领域都有许多大师、无数传世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净土。而反观西方羽毛笔诞生上千年来,在书法方面,建树不多。
毛笔本身具有变化性和技巧性,点,钩,挑,沉等不同的运笔方式,都可以使得字体本身产生变化,由此产生出一种不同于绘画的艺术品形式。甚至为了适应不同的书法绘画需要,产生了硬毫、软毫,兼毫三大类不同的毛笔。例如软毫常用于圆润厚重的宋后风格,兼毫则常用于健爽神逸的汉唐风格,硬毫则常见于书写小楷。
汉字的多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汉字有五大类偏旁部首,每一类又有很多种,加上间架结构组合,总共有很多很多种变化,这就给了人们以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而拼音字母文字的匮乏,如英文字母,总共只有26个,即便再怎么创新,一种书法也不过26个字,形成不了太多变化。
2、东西方不同的自然观念
毛笔背后所体现的文化,是一种注重整体的自然观的体现。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包含在了每一个汉字中。从书法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大局观念,无论是细节还是整体,都是大局的一部分。“道法自然”,中国式哲学中,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羽毛笔背后的文化,是一种追求效率的自然观。古代欧洲人选择羽毛笔,体现出了他们片面追求效率,忽略美感的一种特点。羽毛笔并不耐用,但制作羽毛笔却比制作毛笔快得多。同样的,在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羽毛笔代表的是效益最大化,是如何从自然界中最有效地攫取资源,而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4.社会的差异
毛笔和象形文字(汉字)是不可分割的,同样,羽毛笔和拼音文字是紧密结合的。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也存在着巨大的社会差异,这跟毛笔和羽毛笔的选取,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说,在历史的发展中,书写工具反向影响了文字本身,文字对于社会形态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1、大一统和毛笔之利
在汉朝人选择了毛笔作为主要书写工具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先秦的篆体文字与汉朝的隶书非常不同——两者字形、笔画很不一样,篆体现代人很难辨认,隶书对现代人来讲辨认无困难;并且篆体基本上笔画粗细一致,隶书笔画是粗细不同的。
这是因为,篆体多以刀笔书写,所以粗细一致。并且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篆体文字,和当时群雄割据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大一统”,这种文字演化必然会使得中国大地上出现许多种完全不同的文字。
隶书出现之后,使得汉字变成了一种更加易用的文字,并且将汉字字变革得更适合用毛笔写字。客观上加快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全国性的文化网络。对中国维持“大一统”,保持民族性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发音变化,语法变化,书籍文字的传承不会变化。
2、羽毛笔和“巴别塔”
根据文献可知,拉丁字母和英文字母、意大利文字母基本一致,和法语字母、德语字母也非常相似。但是在西罗马帝国解体之后,欧洲各国很快就分化出了不同的语言。这和他们所使用的拼音文字不无关系。
团结就是力量,是一个真理。《圣经》中也有巴别塔的故事,众人本来合力劳作建塔,一天众人的语言突然不能互通,于是众人便分道扬镳,互相斗争,混乱不堪,塔也建不成了。拼音文字就是具有这种不稳定性——某个词的发音变化,必然导致文字变化,而拼音文字会助长这种变化,直到同一种语言分裂为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
羽毛笔对拼音文字来讲,只是一个工具。羽毛笔本身只是为了提升效率、提升实用性而产生的,一开始就是文字语言的附属品。因此,羽毛笔的影响,是不断强化拼音文字的不稳定性,让欧洲形成小国寡民的局面。诚然,小国寡民也有优点,不全是缺点。中世纪欧洲各国混战的情况,致使当地百姓们生灵涂炭,可以说,这跟羽毛笔导致的“巴别塔的倒塌”不无关系。
5.总结
毛笔代表东方汉字,羽毛笔代表西方拼音文字,在笔的诞生历史上,东西方一开始就注定选择不同的道路。在这之后,毛笔的使用,为中国书法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创造了璀璨的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国“大一统”的统一精神做出了贡献。而羽毛笔在西方,始终是作为一种写字工具在使用,书法艺术建树不多,同时也没有上升到精神层面,反而是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中世纪欧洲诸国混战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