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圣这种说法,自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了,所谓的显圣,无非其实就是一些巧合,而后世人又将这些事情都归到一个人的身上,说是因为这个人虽然死了,但是却可以显圣,因此才能得到这些好处。而在《三国演义》当中,就写到过在关羽死了之后,却还能够多次显圣的情节。这些情节自然都是虚构出来的了,毕竟如果真的可以显圣,那他死了和没死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的话人的死不久没有意义了吗?那么在《三国演义》里面,关羽死后究竟显圣过多少次,分别是哪些时候,这些情节的安排究竟是有何深意呢?
三国时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个大乱世中,出现了很多名留青史的人物。比如说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位。作为历史上非常优秀的谋士,诸葛亮的名字可以说是尽人皆知。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也没有篡位,这样的忠臣更是历史难得的。
蜀汉中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比如说人们熟悉的关羽。现如今关羽已经成为了忠义的代名词。三国时期,关羽能征善战,无论是小说还是正史中,都是如此。关羽的武力值在三国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厉害。能够媲美关羽的武将可不多。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关羽是被罗贯中赞美的。同时小说中是捧刘贬曹的,这一点也是人们对关羽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历史上的关羽同样厉害,不过与小说中还是有所不同的。举个例子来说,刘关张三人根本没有桃园三结义。
这个情节只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不过这不代表关羽不厉害,同时也不影响关羽受后人敬仰。关羽在死后,开始不断的显圣。在隋朝时期,关羽是受到了祭拜的,从此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对关羽进行祭拜。由此关羽被神化。
隋朝开始,关羽被人们一步步捧上了神坛。关羽第一次显圣在小说中是关羽父子被害当天。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梦见主公浑身血污,立于前”。这时候的关羽显圣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告诉城中的人,关羽要去世了。
关羽一生的志向就是要辅佐刘备成就大业,可是关羽的失误导致了荆州的失守。这对刘备来说肯定是损失惨重的,荆州对蜀汉来说,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次显圣与关羽的志向有关。关魂“荡荡悠悠”,直至玉泉山。与普净长老相会,乃关公第二次显圣。
关羽的第三次显圣就是在孙权的宴会上。关羽魂附吕蒙,大怒道:“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关羽所有的显圣中,这一次是最为重要的。吕蒙当时设计害死了关羽,之所以对吕蒙魂附,肯定是关羽心有不甘的。
第四次显圣是关羽对曹操。这次显圣的目的就是吓吓曹操。去完了曹操这里,关羽就到了刘备这里。刘备可是关羽的老雇主了,这时候关羽对刘备显圣,说了一句“愿兄起兵,以雪弟恨!”关羽在这次显圣中,激怒了刘备复仇的想法。
由此刘备讨伐东吴,可是出师不利,张飞被手下害死,最终在这场战争之后,蜀汉走了下坡路。关羽在最后两次显圣中,该报的仇都报完了,于是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最后两次关羽显圣,杜撰的成分就非常大了。这是关羽为自己的儿子进行的显圣。
与其显圣是不一样的。三国演义中,到了第九十四回,关羽的名字是一直出现的,从这之后,关羽的名字就消失了。直到小说完结,都没有出现。小说毕竟是小说,不过在正史中,关羽也被尊称为关公。尤其是在隋朝之后,关羽的名声越来越大。
北宋的时候,由于当时的国家受到外族侵略,这时候的北宋需要一个英雄人物,那么忠义的关羽就成为了首选。从隋朝开始,关羽的名字就一直出现,到了后来关羽成为了伽蓝菩萨,是佛教的大护法之一。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是很厉害的,在后世的皇帝眼中,同样如此。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显圣,表达的是关公所在之处,生灵便得护佑,家室便得安康。正史上的关公被神化显圣,为的是让人们有一个崇敬的对象,毕竟在古人的眼中,忠义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因此从隋朝开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祭拜关羽。在清朝时期,关羽的封号长达二十六字,关羽在清朝被封为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关公显圣,似乎也是《三国》后半段中的一个看点吧。虽然这定没有其生时故事那么详实可信,但也自有其看处。
关羽死于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听章名就知道,关公在这里显了整整一章的灵。
的确,关公在此一回中以各种方式共显灵五次,已经超过了《小霸王怒斩于吉》中于吉死后显灵的次数(四次)。
一个冲锋陷阵的赳赳武夫,死后显圣甚于施法医人的神仙道士,自然不是因为他生前修过什么法术,而一定别有原因了。
当然他和生时就爱民如子的诸葛军师也还不大一样——人家是以魏将面前羽扇纶巾地飘来相告:“虽汉祚已衰,天命难违,然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汝入境之后,乃勿妄杀生灵”。文官武将显圣,无论是说话语气,内容,还是来去的方式都各不相同。
而关公七次显圣,解遗仇,助蜀汉,护民生,刻画的是一个即使死去也忠贞磊落,个性十分鲜明的大将形象。也无怪乎直至今日,许多民间家庭还以不同的方式供奉关公之灵,愿美髯公在处,生灵便得护佑,家室便得安康。《三国演义》7次写到关公显圣,也寄寓罗贯中这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