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背影》这篇文章的时候,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朱自清的父亲最后蹒跚的背影,去给他买了一袋桔子吧,似乎所有人的认知中,父亲的爱就像是文章里面所写的这个样子,非常沉默,但是却很坚实,很可靠。但是当很多人都在为文章中朱自清和自己父亲之间的感情深厚而打动的时候,真实情况下的朱自清父子,却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的,甚至可以说,两人之间的关系几乎就要断绝,他们之间的所谓的父子,只不过是一个血缘关系而已,除此之外在感情上面,没有任何的关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是这样,为什么 朱自清还能写下这样感人至深的文字?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朱自清的父亲介绍
朱自清的父亲叫朱鸿钧,出身书香门第,是个典型的性情中人,他因为崇敬苏东坡,取字“小坡”,以“朱小坡”自居。
早些年,朱鸿钧曾在江苏东海、高邮、扬州、徐州等地做官,最后在徐州做到“烟酒公卖局长”,这是个专管盐、烟、酒的肥差。
那时候,朱家也是家大业大,是个大户人家,朱鸿钧在物质生活上没有困乏,养成了大手大脚乱花钱的习惯。生活富足,这副公子哥儿气派倒也没什么可非议的。
长子朱自清出生之后,朱鸿钧格外的开心,为孩子取名“自清”,来自于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意。朱鸿钧对朱自清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将来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
所以从小就对朱自清既格外宝贝,又严加培养,一方面尽力保证小朱自清的生活无忧,同时对小朱自清学习督教甚严。朱自清小时候,科举初废,新学刚兴。父亲对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效果很是怀疑,便把他送到秀才或举人那里学习古文和诗词。
1912年,朱自清十四岁时,朱鸿钧给他定了亲,对方是扬州名医的独生女武钟谦。
朱自清十八岁中学毕业,刚考取大学就与武钟谦结了婚,婚礼办得隆重而体面。然而那时的朱家早已不复当年的富足,生活已然捉襟见肘;为了办好儿子的这场婚礼,朱鸿钧可以说是竭尽了全力,也动摇了朱家的经济根本。
1916年夏,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二年,朱鸿钧就失业了,偌大的家庭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靠举债度日,生活变得困顿拮据。
为了让朱自清安心读书,父亲朱鸿钧让家人瞒着他,聪明的朱自清暑假回家还是察觉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提前报考北大,进入哲学系。为减轻家里负担,从北大提前毕业,在浙江第一师范教习一段时间后,回母校扬州八中任职。
2.朱自清为什么和父亲闹掰
然而,原本亲密无间的父子,在这段时间因为一件“小事儿”彻底闹掰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家道中落之后,朱鸿钧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生活的拮据让他感到难堪。
朱自清在母校做教务主任期间,父亲朱鸿钧因为和校长私交甚好,因为手头比较紧,就没和朱自清打招呼,擅自取走了他当月的薪水。接受了新教育新思想的朱自清觉得这是父亲对自己的不尊重,把自己当做附属品,而不是独立的一个人,尤其此时的朱自清已经结婚,还有小家需要养。
那时朱自清的生活极为窘迫,一个月借钱借了六次,借米借了一次。上学时背负的债务,直到1939年才还清。好友俞平伯曾心疼说:“家庭的贫困和社会的压力,使他感受无限的隐痛,在教书的五年里,是他最贫穷拮据的五年。”这件事,成为父子矛盾的导火索。
朱鸿钧觉得父亲花儿子的钱天经地义,即便方式有不恰当处,没什么可计较的。朱自清当然也明白自己身为长子,有责任负担家庭开支,然后他不能接受的是,父亲不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企图完全掌控他。
父子摩擦冲突期间,父亲的妾侍又从中挑拨,使得矛盾愈演愈烈。气愤的朱自清一怒之下离开扬州,前往宁波、温州执教,三个月后,他将妻儿接走,彻底脱离父母管制。父子从此失和,断了联系。
3.矛盾出现缓和
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矛盾,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实质上是自由平等的新观念和封建家庭伦常旧传统的碰撞和对抗,这是20世纪初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会陷入的困境。有人表现为反抗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比如鲁迅和朱安。
毕竟是血浓于水,朱自清虽然生气,也想主动缓和与父亲的矛盾。1922年暑假,他带着妻儿回了一趟扬州老家,父亲的气却没消,先是不准朱自清一家进门,后来在家人劝说下让步了,却始终不搭理儿子。朱自清在家自觉没趣,只待了几天就悻悻离去。
第二年暑假他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随后几年,朱自清都没有回去过。父子两相互逞强,转身成了陌路。他在文章《毁灭》里,称这是“骨肉间的仇恨”。
人常说,夫妻之间没有隔夜仇;事实上,真正没有隔夜仇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父亲朱鸿钧表面上对朱自清冷漠,其实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个漂泊在外的长子,可他拉不下脸面对儿子认错,只能以惦记孙子的名义与朱自清通信。
而朱自清在做了父亲之后,也开始体会到做家长的不易和当年父亲的苦心。朱自清说自己“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儿子出生后,朱自清曾忙碌于孩子的吃喝拉撒之间,他自怨自艾说:“孩子们的折磨,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
不养儿女不知父母恩,成为父亲的朱自清才真正懂得父亲朱鸿钧对自己的爱是那么的深厚。1925年10月,朱自清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接到两年多不相见的父亲自扬州寄来的一封家信,信中写的就是后来散文中引用的内容:“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一下子感到父亲真的老了,又适逢朱自清祖母逝世,于是有了父子再见的机会。
4.《背影》的诞生
那种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他不禁悲从中来,回想着八年前自己离开南京到北京读书,父亲送他去浦口火车站,与其离别的情景,他提笔一鼓作气写下了那篇不朽的佳作《背影》。
这篇文章首刊于1925年11月22日出版的《文学周刊》第20期,后收录于1928年开明书店出版的《背影》散文集。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朱自清创作《背影》3年后,在老家的59高龄的父亲朱鸿钧从报纸上看到了《背影》这篇文章。
据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回忆说:当父亲拿到文章时,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子上,戴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地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似乎放射出光彩……朱鸿钧读完这篇文章,老泪纵横,理解到儿子朱自清其实对自己也是满满的爱。
父子之间不过因所处不同的时代受新旧思想的影响缺乏有效的沟通,自此两人误会才彻底解除。朱鸿钧不再责怪朱自清的“不孝”,还不时去信鼓励,要朱自清努力工作,勿过多牵挂于老家。
朱自清19岁在火车站与父亲别离,在30岁才能释怀写下“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朱父)相见”。在这漫长的十年间,不仅是朱父在自我检讨,也是朱自清在自我成长,双方共同努力下,才有的父子和解。如果没有被完全接纳和拥抱,换不来真正的救赎和原谅。
1945年,朱鸿钧逝世,终年76岁。3年后,50岁的朱自清也因胃穿孔,在北平病逝。如果没有这篇《背影》,父子二人没能破冰,而是带着对彼此的憎怨离世,那该是怎样的悲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