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0月,波兰投降之后,大德意志团从波兰的前线返回柏林进行修正,修整之后也正式从警卫部队转型为了前线作战部队。在原先柏林卫戍团的基础上加入了92步兵团以及教导团的部分人员,总兵力达到4个营15个连,其中还包含了一个轻步兵连、一个反坦克连以及一个重步兵连,其摩托化水平极高。
1939年11月5日,大德意志团被调到德国西部国境上的蒙塔鲍尔地区,之后又转移到汉斯鲁克地区,在这里,大德意志团又得到了第43突击工兵营和第640突击炮兵连的支援,成为了当时德军少数有三号突击炮进行支援的步兵部队。
不久以后,德军统帅部正式做出对法开战的决定,大德意志师随即被纳入第19装甲军的序列,直接划归古德里安的领导。
对于这支堪称陆军司令部亲儿子的部队,古德里安十分也十分看重,4月10日,也就是在法国战役正式爆发的一个月之前,古德里安还亲自跑到大德意志师的驻地,观摩士兵的演练,并发表了一番演讲。
到了1940年5月初,大德意志团全体上下已经完成了战前准备,官兵们摩拳擦脚盼望着战争的到来。
1、1940年5月10日,德军越过比利时、荷兰边境,法国战役正式爆发。
根据战前制定的行动计划,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将作为第一波次打击抢渡马斯河,并向英吉利海峡方向突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德意志团将负责掩护装甲师的侧翼安全,并攻占一些重要据点。
而在战斗刚刚开始时,大德意志团的任务却是经比利时边境向马斯河防线前进,并伺机渡过马斯河。
由于大德意志团第3营被赋予了空降到敌后方执行骚扰行动的任务,所以大德意志团在从比利时出发时,手上的部队只有第1、2、4营和第43突击工兵营。
5月10日中午,大德意志团开始行动。
得得益于高度摩托化的优势,大德意志团很快就穿越了比利时边境,并沿着狭隘的公路,快速向西南方的马斯河地区推进。
在经过埃塔尔勒村时,大德意志团第一次和法军部队展开了战斗——当时一支法军骑兵、摩托化步兵混合的侦查部队正在此地执行任务,从法军战前的部署来看,这支侦查部队应该隶属于法国第9集团军或者法国第2集团军,当时这2个集团军正在试图向阿登地区前进,准备掩护法军主力在比利时的行动。
由于双方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见对方,所以都不想缠斗下去,于是在经过短暂的交火以后,法军主动撤退,大德意志团由此赢得了自己第一场战斗的胜利。
5月11日,经过一夜休整的大德意志团继续向马斯河方向推进,很快就抵达了马斯河的支流瑟莫伊斯河。
第二天晚上,克莱斯特向全军下达了立即抢渡马斯河的指令,而大德意志团也接到了古德里安的命令,要求他们立即渡过马斯河,并在马斯河南岸建立桥头堡,接应后续部队。
由于第三营这时已经完成了空降任务,并正式回归大德意志团的建制,于是团长舒韦林下令以第2营为先锋,第1、3、4营为后续部队,向马斯河方向前进。
5月13日下午3点,第2营赶到马斯河岸边,发现法军还没来得及在岸边布置防御阵地,于是第2营的官兵们当机立断,拿出充气筏和冲锋舟,冒着四处法军狙击手的冷枪强行渡过了马斯河流域。等到大德意志团主力赶到时,第2营已经在马斯河南岸建立了一个桥头堡,并夺取了岸边的247高地。
随后,大德意志团团属工兵立即在马斯河上架设可供坦克通过的浮桥,以便第19装甲军的主力能快速跨越马斯河。
2、就在古德里安跨过马斯河,并率领第19装甲军向西推进的同时,大德意志团也在5月19日得到了新的任务——这一次他们将负责掩护第19装甲军的左翼,并攻占斯通尼高地。
斯通尼高地是位于马斯河岸边的一座小坡,而且较为陡峭,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守军能从这里直接看到马斯河上的情形。一旦法军占领这个高地,那么德军在马斯河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法军统帅部知晓,极有可能破坏德军的进攻计划。
不过幸运的是,当大德意志团去攻占这个高地时,法军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高地的重要性,仅在这里部署了少量的警戒部队。在第8装甲团的支援下,大德意志团轻易地拿下了这个高地。
不过士兵们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当天晚上法军就组织兵力对斯通尼高地发起了反击,试图夺回这个高地。在当时,负责反击的法军部队主要是法国第3装甲师下属的第45、49坦克营,和第3坦克营的一部,除此以外,还有2个法军步兵营将配合坦克发起进攻。
在当天的战斗中,大德意志团的士兵第一次遭遇了法军的夏尔B1坦克——这种坦克装甲厚重,而且火力强大,面对这样的怪物,大德意志团装备的37mm反坦克炮根本没有作用,只能眼睁睁看着法军坦克冲进自己的阵地里。
就在这危机时刻,大德意志团团长舒韦林及时下令将第604突击炮兵连的三号突击炮投入战斗,这种装备着75mm火炮的战车能够有效地击毁法军坦克,也正是靠着这几门突击炮,大德意志团才守住了斯通尼高地,但也不是毫无损伤。据战后统计,仅第14反坦克炮连就在当天的战斗中伤亡了29人,同时还损失了全连12门反坦克炮中的6门,以及12辆卡车。
3、斯通尼高地之战结束以后,大德意志团得到了一段休整的时间,用来补充弹药和后撤伤员。
5月18日,在斯通尼休整的大德意志团迎来了自己的老团长——冯·史托克豪森上校,并于第二天得到了立即向西前进的命令。
此时德军已经冲到了英吉利海峡,古德里安急需大德意志团这样的生力军来巩固战线,并伺机夺取敦刻尔克,彻底歼灭英法联军。
5月23日,大德意志团得到了前往敦刻尔克附近的圣·奥梅尔的指令,但在半路上,大德意志团却在一个名为欧德吕克的地区,和驻守在此的联军部队进行了一场战斗。
由于战线缩短,英法联军开始做困兽之斗,抵抗十分坚决。大德意志团在欧德吕克和联军激战一天,直到当天晚上也未能攻占欧德吕克。
为了尽快拿下这个地区,大德意志团在第二天投入三号突击炮作战。在三号突击炮的支援下大德意志团第10连成功拿下了欧德吕克,并俘虏1100余名英法联军士兵,而大德意志团下属第6、8连也趁机渡过了埃运河,并在对岸架设了浮桥。
5月27日,经过休整以后,大德意志团重新恢复了战斗力,再度向敦刻尔克地区发起进攻。
到了这个时候,德军已经稳操胜券去,前线战局也已经不需要大德意志团的插手了。于是经过多日外围战斗以后,大德意志团被撤往后方的贝尔兹勒地区,在那里补充兵员和装备,并准备参加法国战役的第二阶段。
4、1940年6月5日,在法国北部歼灭法军主力以后,德军随即发动了法国战役的第二阶段进攻行动,即“红色方案”,目标是突破法军临时设置的“魏刚防线”,彻底粉碎法军的残余力量。
而在这场行动中,充分利用索姆河桥头堡,向塞纳河推进就成为了“红色方案”取胜的关键所在。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大德意志团被临时加强给第16摩托化军,负责从亚眠地区出击,径直攻击到塞纳河流域,威胁巴黎。
此时,突破敌军防线的任务已经被交给了空出手来的装甲部队,所以大德意志团唯一要做的就是紧随装甲部队前进,给装甲部队提供侧翼掩护。
在德军势如破竹的装甲攻势之下,法军临时拼凑组建的“魏刚防线”很快崩溃,德军随即向巴黎地区挺进。
6月7日,大德意志团主力抵达巴黎外围,并开始进攻博伊斯·德·贝尼地区——一旦拿下这里,法军的“魏刚防线”就会完全崩溃,而德军也就可以抵达巴黎。不过驻守在这里的并不是法军本土部队,而是战斗力较强的法国外籍军团,在这些黑人士兵的顽强阻击之下,大德意志团虽然攻占了外围多个壁垒,但始终没能拿下博伊斯·德·贝尼地区。
正当大德意志团准备重整旗鼓,第二天一举拿下这个地区时,6月8日,德国侦察机却发现法军正在全面撤退,于是大德意志团被迫将攻占博伊斯·德·贝尼的任务交给后续部队,自己则迅速南下,追击法军。
这场追击十分漫长,直到4天以后,大德意志团才得到了休息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德意志团俘虏众多法国战俘,并缴获了大量燃料和作战物资。
5、6月13日,大德意志团再次接到指令,要求他们向南推进,并攻占法国南部重镇里昂。
在经过6天的长途跋涉以后,大德意志团最终在6月19日这一天抵达了里昂外围,当天中午,大德意志团冲进里昂,驻守在这里的法军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便乖乖的放下武器向德军投降,大德意志团随即进驻里昂地区。
此时,距离大德意志团从6月5日出击只过去了14天时间,在这14天时间里,大德意志团奔袭了近500公里,一路从法国北部亚眠推进到法国南部重镇里昂,并在中途俘虏了大量法军战俘,战果极其显赫。
随后,德国电台对大德意志团攻占里昂的行动进行了高调的宣传,大德意志团的威名从此人尽皆知,而这也是大德意志团在法国中的最后一战。
攻占里昂以后,大德意志团得到了在这里担任警备队的任务,随后大德意志团便一直驻扎在该地,直到6月25日第二次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生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