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长平之战,是赵国和秦国之间发生的一场很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历经三年,双地方参战的兵力达到上百万!这个战役也是被誉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的战争。不过最后赵国还是输掉了,那么赵国输掉这场战争是因为缺粮导致的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缺粮只是导致赵国在长平之战惨败的原因之一,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赵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有些厌倦了长时间的持久战了。所以,廉颇的乌龟战术对秦国非常管用。但赵国却没几个人支持和看好廉颇的战术。其实,赵国的王室以及大臣不看好廉颇的原因也很正常。说俗了就是觉得脸上挂不住。要知道赵国王室的看法在历史上并非绝无仅有。历史上还有不少此类的案例。比如,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将领驻军潼关,以逸待劳。可李隆基非觉得唐军龟缩不前。于是,强行让唐军放弃潼关,出关迎敌。结果导致唐军大败。
我们说,李隆基也是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他是不是比长平之战的赵孝成王有能力有主见的多。李隆基尚且如此。那作为毛头小子的赵孝成王不看好廉颇的乌龟战术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好像是人的通病吧。大家看看,在平时,我们看到两个人打架。人们往往会鄙视不敢出手的人。说白了就是那句话,人家打你,你都不敢还手。还说什么?了解了这些最基本的人性后,在反过来看长平之战。廉颇老城,他在面对势头强劲的秦军的时候。所采取的就是步步为营,逐渐迟滞秦军的速度。直到最后令秦军寸步难行。我们说,廉颇的目的在长平之战后期,其实已经算是达到目的了。可以这么说,如果赵国王室能够坚定不移的支持廉颇的话。长平之战最终的胜利很有可能会是赵国赢得。而且,作为进攻的一方,秦国非常了解廉颇的手段。说白了,秦国对于廉颇的乌龟战术非常忌惮。也非常头疼。而秦国更知道,如此下去,秦国必然会失败。对于秦国来说,是败不起的。因为秦国一旦失败了,很可能会面对天下群殴的惨烈结果。这个是昭襄王不能也不敢面对的。趁着赵国还没反应过来。赶紧把廉颇搞下去。不惜金银,不择手段。而且还要尽快,越快越好。
说白了,长平之战其实就是两只老狐狸算计两个初生牛犊的结果。大家看,赵孝成王和赵括。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最容易冲动的年龄。而且,也是最看不起缩头乌龟的廉颇的年龄。大家再看秦昭襄王和白起。两个人加一起一百多岁了。什么样的风雨没有经过?昭襄王,在位时间就长达52年。白起,不败战神。这两个人一辈子把东南六国蹂躏的体无完肤。说得简单点,昭襄王在位期间,把韩国的土地拿去了三分之二。魏国的土地拿去了一半。赵国的土地拿去了三分之一。就连当时版图最大的楚国。愣是被昭襄王和白起打成了可怜的老二。所以说,昭襄王和白起比到赵孝成王和赵括面前,说他们是老狐狸一点都不为过吧?为了解决长平之战的困局。秦国不惜大手一挥,银钱开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惜代价的一定要把廉颇搞下去。再加上赵孝成王年轻气盛,本就对廉颇的乌龟战术不屑一顾。再加上此时秦国对廉颇的流言。于是,赵孝成王也是大手一挥,临阵换将。以赵括代替廉颇。这下好了,老狐狸的计谋奏效了。赵军在长平被围。就算是军事家孙武再现,也难挽回败局了。
所以,长平之战赵国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临阵换将。我之所以说廉颇的乌龟战术非常管用。是因为历史上还有类似的战例。比如,在面对诸葛亮的北伐的时候。司马懿采取的就是廉颇的乌龟战术。为了彻底的龟缩不出,司马懿宁可穿着女装,甚至是对着诸葛亮再来一句奴家大司马这项有礼了,都在所不辞。总之就是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大家看,面对司马懿的乌龟战术。诸葛亮再怎么忙碌,最终不还是一无所获吗?再说一个战例,刘备的夷陵之战。最开始的刘备就宛如长平之战前阶段的秦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陆逊的做法就跟廉颇一样,节节败退。迟滞刘备军的锋芒。到最后刘备军寸步难行。这种效果。长平之战的廉颇同样也达到了。大家看,如果赵国当时相信廉颇。不遗余力的支持他。廉颇会不会像陆逊那样反戈一击呢?答案是肯定的。陆逊一个反击,刘备全军覆没。就在廉颇等待机会的时候,赵国王室不干了。把廉颇换了。赵军全军覆没了。再假设一下,如果夷陵之战孙权也像孝成王那样把陆逊换了。大家还敢往下想吗?我们说,陆逊和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说到底,和上头的支持是万万分不开的。所以说,赵国缺粮是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赵国临阵换将的结果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