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9岁的关麟征进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他被编为第三队,并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勉励学员不仅要做一个有高度才能的军人,而且要做一个不怕苦、不怕死的军人。“不怕苦、不怕死的军人”对关麟征一生的戎马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北口”战初告捷
黄埔军校毕业后,关麟征在经历了东征陈炯明和中原大战之后,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也开始逐步显示出他身上所特有的军事才能和天赋。“九一八”事变后,关麟征常以“毋忘国耻,收复失地是中国军人的任务”来教导部下官兵。1932年年底,徐州成立二十五师,关麟征任师长。宣誓就职时,关麟征以抗日救国为主题,号召全师将士誓死抗击日寇,保卫中华民族。一个军人的“黄金时代”由此开启。
1933年年初,日军攻陷山海关,并进犯察哈尔、热河境内长城诸口,华北岌岌可危。关麟征奉命开赴古北口抗日。到达前线后,关麟征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猛烈反击日军。双方短兵相接,战斗惨烈,关麟征被敌人枪弹炸伤多处,浑身是血,但他仍然力战不退。中山先生在开学典礼上的那句话时时在关麟征耳边响起。他一定要做一个“不怕苦、不怕死的军人”。身旁随从官兵10余人全部战死,他也毫不畏惧,仍然从容指挥官兵与敌人搏斗,终于将敌人击退,占领高地。
古北口战役是自侵略热河以来日军受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关麟征因古北口抗战有功,获国民政府颁发的勋章一枚。他和其他伤员住院期间,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前往慰问献花者络绎不绝。《大公报》主笔张季鸾撰写社论《爱国男儿,血洒疆场》以贺其功。
关麟征的妹妹关梧枝回忆,古北口大捷后,关麟征写下了一首七言诗:“半壁河山狼烟中,烽火照红北地冰。长城之外牧寇马,铁蹄咫尺危古城。大厦将倾于汤火,神州存亡瞬息中。岂肯折膝求苟安,站直抛颅笑颜生。炎黄子孙多傲骨,我今抗日三请缨。”
“台儿庄大捷”留英名
1937年七七事变时,关麟征已升任五十二军军长。这年秋天,他率部队在平汉铁路从事抗日斗争。9月,他参加了保定战役。10月,他率五十二军在漳河南岸击退日军土肥原十四师团。转年,关麟征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会战,他迎来了“打日本鬼子一生”的顶峰。
1938年3月31日下午,由临沂南下的日军坂垣第五师团沂州支队约4000人配备野炮、坦克突然袭击关麟征的五十二军指挥部。此时五十二军的兵力全部投入战斗,关麟征身边只有约300人的一个警卫营兵力。关麟征临危不乱,佯攻迷惑敌人。拖延至黄昏后,增援队伍赶回,关麟征一举反攻,把日军坂垣第五师团沂州支队包围,全歼日军骑兵。此后,关麟征乘胜追击,大大减轻了台儿庄外线进攻的压力,有力地支援了台儿庄的正面防守战。不久,关麟征五十二军、王仲廉八十五军挥戈南指,加紧对包围台儿庄的日军进攻。白天枪炮轰击,晚上纵火夜战,使敌人日夜不宁,先后毙敌1000余人,并将台儿庄东面的甘露寺、杨楼、陶墩等据点收复。这一胜利,使台儿庄东北面所受的日军威胁全部解除。4月6日晚,李宗仁下令全线反攻,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获得了辉煌胜利。
台儿庄战役后,4月下旬关麟征率军把日军冈崎支队包围在码头镇西面的北涝沟。关亲自指挥部队勇猛围歼堵击敌人,使日军死伤累累,伤亡惨重,仅日军四十一、四十二两个联队伤亡即达1400多人,获得重大战果。
关麟征因台儿庄作战有功,升任第三十二军团长。当时,在黄埔军校毕业生中任军团长的仅有胡宗南和他两人。在台儿庄战役中与关麟征较量过的坂垣征四郎说:“关麟征一个军应视普通支那十个军。”关麟征由此得名“关铁拳”,国内的军事评论家对他的军事才能亦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