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对越反击战敌后侦察 侦查员在山上学野兽骗敌人

人们常说:炮兵是战争之神。

侦察兵则是炮兵的眼睛。可以这么说,没有侦察兵,炮弹是打不出去的。

侦察兵要么深入敌后侦察,要么跟随步兵配合作战,要么独立作前进观察,因而在实施中充满惊险和传奇的故事。尤其是在敌后那种危险的环境中侦察,令人心惊肉跳,几乎每前进一步,就多了一个惊险,因此充满了传奇的故事。

侦察兵的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最有惊险之处莫过于"敌后侦察"。大家也许看过一部黑白电影故事片《侦察兵》,这就是典型的敌后侦察。当然在实际作战中,是没有那么戏剧化的。

朔江的敌后侦察

解放军炮兵第**团在支援陆军第1**师歼灭朔江守敌进攻战斗中,为改善观察条件,派出敌后侦察组。在步兵侦察分队和向导的配合下,利用夜暗潜入坂洋地域,坚持敌后侦察三天三夜,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穿插迂回和纵深战斗。带队的炮二营副营长吴**同志荣获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全组荣立集体一等功。

军事态势

坂洋位于朔江以东四公里。该地区群山环抱,沟深谷窄,洞穴繁多。从平孟至高平的公路穿行其间,蜿蜒曲折。公路北侧是重叠的石山,参差耸立;南侧是绵延起伏的土山,层林茂密。另有二条简易公路,一条通向胡志明展览馆,一条通向让涌。整个地区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素有"天险"之称。

坂洋地域的守敌有越军的一个团部,两个步兵营。其部署:二四六团团部设在坂洋,并有三七高射炮掩护,二营配置在坂洋至溯江南山地域;八五一团一营配置在坂洋至让涌地域;无坐力炮配置在前沿阵地和公路两侧要点上。越军多利用天然石洞、坑道和掩蔽部设置明暗火力点,构成交叉火力网;其阵地前沿及主要道路、山隘口都布有防坦克、防步兵地雷,埋有竹签、铁剌,设有防坦克鹿砦、陷阱等障碍。敌人企图依托工事、障碍,凭险固守,阻止我军前进。

陆军第122师奉命歼灭朔江之敌。师首长决心集中主力分兵2路直插坂洋,首先歼灭坂洋地域之敌,尔后与正面部队配合围歼朔江南山之敌,打通平孟至河安公路。

炮团首长根据战区地形和任务,全面分析、研究,认为按当时的指挥观察难以完成这一任务,其理由是:1、战区山高林密,云多雾大,视度不良,不能直接观察目标区域;2、地图陈旧、误差大,图上量取目标坐标、决定射击诸元的精度没有把握;3、坂洋位于敌纵深内,观目距离远达9公里,无法观察射击效果、修正射击,达不到摧毁的目的。

鉴于上述情况,为改善观察条件,保证射击指挥,有效打击越军,有力支援主力进攻坂洋,炮兵群指决定利用山岳丛林地便于渗透的有利条件,派遣敌后侦察小组。

侦察准备

人员组成:由炮兵团二营副营长带领侦察排长、侦察班长、侦察兵各一名、收信班长、无线电班长各一名,共六人组成,步兵某团派出卫生员一名、侦察参谋一名和侦察兵十三名负责护送警戒,另有三名民兵当向导。

潜入路线及潜伏位置:从陇牙南山贯通中越两国边境的隐蔽山洞出境,经郎伞、总坡潜入敌后,预伏位置在坂洋东北500米石山上。

战斗编组:共分三组,第一组为前卫组,由侦察参谋带领一名侦察班长、五名侦察兵及三名向导,负责前方开路;第三组为后卫组,由另一位侦察班长率四名侦察兵及卫生员负责后方警戒;其余为第二组,由二营营长带领。

情况处置:如有人掉队,则在原地隐蔽等待,用规定的信号联系;如与敌散兵遭遇,尽量避开,敌若首先开火,由侦察参谋用微音冲锋枪还击,其他人迅速占领有利地形,见机行事;如遇敌伏击,由后卫队担任掩护,其余分小组突围;如陷入重围,突围无望,情况危急时,则砸烂机器设备,销毁文件,与敌战斗到底。

侦察实施过程

2月16日18时30分,敌后侦察组按预定计划从隐蔽的山洞出发,向预定地点潜入。当天晚上,天漆黑一片,他们一个紧挨着一个,摸索着前进。20时许,行至朗伞附近,突然发现对面200米处的半山腰洞口,有二盏马灯来回闪动,据向导介绍,敌情有了变化。估计敌人在这里新设了火力点。山洞的前方是村庄,后面是悬崖。除了山洞与村庄之间大约百米宽的草丛可以通过外,没有其他路线可以选择。面对突然而来的敌情变化,他们当即决定从敌人的眼皮底下通过。前卫组在前轻轻地拨草开路,同时将踏上会发响的石头拿走或垫上草,一声不响地向前摸去。正当他们爬行至敌人火力点与村庄之间时,突然村里的狗"汪汪"地叫起来,接着在距他们50米的地方,又有一个敌人搜索而来,步步逼近。他们迅速分散隐蔽在草丛里,敌人过来大约30米,用电筒照了照,没有动静便调头而去。

途中,喝过的水壶会发出响声,于是商定,每次大家集中喝完一壶水,再喝另一壶,以减少响声。到达让涌以南的一个村庄时,已是深夜2时许,正准备从村庄旁边摸过去,不料村里的四、五条狗又狂叫起来,敌哨兵闻声而出,用电筒四下乱照,侦察兵们立刻卧倒观察,待狗不叫时又行动,狗又狂叫,只好又卧倒。就这样反复几次,敌哨兵麻痹了,他们才悄悄地从村旁竹林里穿了过去。

第二天12时,正当他们不断把观察效果报告给指挥机关时,突然发现几个越南公安人员和地方武装人员在让涌西南侧的山头指指划划,对敌后侦察组所占的山头观察了半个多小时,随后退回让涌公安屯。至16时,约有30多名越南公安人员占领了无名高地的四周山头,又在主要路口埋上地雷,并数人一组地在山的周围巡逻。情况越来越紧急。为了防止万一,18时,他们向指挥所发出告急信号,同时作好对策。如果敌人攻上山来,就砸烂机器,销毁文件,与敌决一死战。

到了晚上19时许,指挥员召集全体官兵布置了转移任务。当时,转移有二条路线:一是往回走,向距敌后侦察组5公里左右的我军前沿步兵先头营靠拢;二是冒着危险继续前插,向预定的巴然西北无名高地前进。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敌人,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夺取战斗的胜利,决定继续前进,并确定通过敌人料想不到的西北面200米高的陡坡转移。这条路很隐蔽,但很难爬。行至半山腰,一个侦察兵踩塌了一块石头,滚至山脚下惊动了敌人。机智的侦察员,马上学山上野兽的叫声,巧妙地骗过了敌人。

下到沟底,为了迅速摆脱敌人,避开地雷区。大家商议,决定巧装成让涌退下来的越军。于是大家急忙换上越军服,大摇大摆地走向公路。为了应付敌人问话,把懂得越语的民兵向导分别安排在队伍的前后。急行军1公里后,发现有几个打着电筒的人从巴然村庄向他们走来,他们迅速隐蔽在一条沟里,避开了敌人。

经过一夜的行军,于十八日凌晨五点钟开始攀登巴然西北的无名高地。快至主峰时,遇到了一个50多厘米宽、40厘米高、200厘米长的石缝,它的右边是石壁,左边是悬崖。整个石缝就象华山上的"老虎嘴",非常惊险,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悬崖。就这样,身子贴着石壁,一点点地爬过去,爬了一个多小时,大家才安全通过了"老虎嘴",到达了主峰。这时,大家已两天两夜没合眼,水壶空了,干粮咽不下,只好找点野果充饥。同志们不顾连日的劳累,搜索山洞,伪装器材,展开侦察。同时,根据山顶都是黑的特点,将雨衣反穿身上,伪装得象石头一样。敌人始终没有发现他们,天亮后,他们观察到敌人正在他们昨天所在的山头上进行搜索。事实证明这次转移是正确的。

十八日天亮后,我军侦察兵对朔江南山之守敌进行了侦察。朔江南山设有越军246团前进指挥所,并有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固守,修建了规格化的堑壕,交通壕,"A"字形掩蔽部和"X"字形打防结合的工事,构成完整的火力防御工事体系。工事坚固,堑壕象蜘蛛网一样。我军只有拿下这个高地,才能全歼朔江的守敌,造成对高平的合围。因此,他们进行分段仔细侦察侦察排长发现,在那瓦附近的稻田地里,有敌炮阵地。经反复观察,认真分析,发现虽有伪装,但工事设置较明显;虽有掩体,却无人活动,也未发现火炮发射的征候,因此判断很可能是敌人设置用来迷惑我军的假炮阵地或预备阵地。他们认为:有假必有真,有预备的就有基本的。于是就扩大了观察面,对草丛、树丛和村庄都不放过,进一步搜索侦察

终于发现在坂涯北侧有一个经过伪装的炮兵阵地,于是他们紧紧盯住,并用测距机、方向盘测定,在地图上定出了坐标。十点多钟,精心伪装的敌火炮突然向平孟方向的我军射击。敌炮刚一发射,他们马上把坐标报告给指挥所,该团三营立即一个连行4发急促射,摧毁了敌85加农炮一门,毙、伤敌各十余人,残敌将火炮扔下一门,拖着另两门仓惶逃走,接着侦察兵又指挥炮兵延伸射击,把逃敌全部炸飞。

是日黄昏,他们发现从坂黄一线溃退下来的约二个连的越军中,有人拿着地图,正慌慌张张地与朔江南山守敌用信号联络。侦察兵认为:这群溃军一旦与朔江南山守敌汇合,将增加我军步兵攻占朔江南山的困难。于是,他们将白天已经决定了敌人可能通过的桥梁、路口等坐标报告指挥所,待这群敌人刚行至路口时,他们立刻指挥炮兵射击,首先一个三发急促射击,炸点离敌群中心差400米,修正后又行4发急促射,全部正中敌群。这次射击,消耗炮弹82发,毙敌200余名。

在步兵主力发起总攻前,我炮兵依照敌后侦察组所提供的情报,大规模对越军阵地、工事、堑壕、掩蔽所及各火力点进行狂轰烂炸,把敌军苦心经营的工事几乎全部摧毁,由于我炮兵打得猛烈,准确,使残敌躲在山洞内不敢动弹,步兵团迅速接敌,将其全部肃清。此次战斗,敌后侦察组先后十次报告敌情和射击效果,二次直接指挥射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日下午2时,步兵团进至坂洋地域,敌后侦察组的任务已胜利完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侦查员  侦查员词条  反击战  反击战词条  敌后  敌后词条  侦察  侦察词条  野兽  野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