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的12月24日,这一天是平安夜,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一天应该窝在自己的家里享受着亲戚好友的馈赠。但是1914年的圣诞节却有些不一样,数以万计的丈夫或儿子离开了家,而目的地正是一战的前线。随着武器的更新换代,士兵们很快就认识这场战争不同以往的残酷,能否再次过上圣诞节好似成了奢望。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在战争的第一年,他们还是过上了圣诞节,而且还是和堑壕对面的人一起过的。
上述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圣诞节休战”事件,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在节日当天,枪声和炮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双方士兵一起对节日的庆祝。可能受影视或文学作品的影响我们觉得这现象没什么奇怪,但“圣诞节休战”是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在朝不保夕的战场上,在没有上级军官的命令下,双方超过10万名士兵走出了战壕。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就是一场集体叛乱事件,并给当时各参战国的首脑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至于这一现象的起因,甚至被后人归功到了神迹之上。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这次让人暖心同时又惋惜的“圣诞节休战”。
西方人的圣诞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
受文化传播的影响,我们也喜欢在圣诞节当天凑凑热闹,而不少商家们也会借此虚头大赚一笔,但真正了解其内涵的人确实少之又少。圣诞节那一天所庆祝的就是耶稣的诞生,是基督教徒在礼仪年历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关于耶稣具体的诞生时间,《圣经》上其实并没有记载,而12月25日的说法则是按照“圣母领报日”即3月25号来进行推算的,这一天是玛利亚被天使告知受圣灵感孕的日子。公元4世纪的时候,这一天被天主教会确定了下来,而东正教这以儒略历将这一天定在了1月7日。
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圣诞节,其实基本上是北美洲的模式。而因地域的不同,西方的圣诞节可谓多种多样,甚至可能都会让人看不出来这是在过圣诞,因习俗区别太多,这里就不多讲了。不过那个我们熟悉的圣诞老人倒是可以说道说道,他确实是一个虚拟人物,但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就是生活在4世纪左右的圣尼古拉主教。当时他听闻,北欧神话中的奥丁会在圣诞节那一天挨家挨户的送礼物,如果发现房门紧闭,就会从烟囱里丢进去。了解到这一点后,这个可爱主教开始模仿起维京壮汉,并挨家挨户的投掷钱币。这就是圣诞老人的来历,12月6日就是圣尼古拉日,圣诞老人的节日。
言归正传,1914年7月28日,枪炮的声音打破了欧洲的宁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因重机枪和铁丝网被广泛应用,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不再相互冲锋,而是开始挖起了堑壕,看似温柔了许多,但残酷程度实际上却在进一步的提升。同年,德军绕道比利时入侵法国本土,因英法联军的反击德军被迫后撤,并在瑞士边境处挖起了堑壕。英军和法军也干起了同样的事,为了保证优势双方均在不断的延伸自己的堑壕工事。单纯地将堑壕看成是挖坑有点太片面了,和其他战术相比,堑壕战打地要更艰难一些,对士兵的折磨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除了从天而降的炮弹,堑壕内湿热的情况一样是致命的威胁。
圣诞节前夕,士兵们不再想打仗了
临近圣诞节的时候,战场之外先发生了感人的一幕。英国的一百多位妇女联名给德国和奥地利妇女发了一条公开信息,希望大家都能劝说自己的老公和孩子在圣诞那天放下武器,享受节日带来的和平。同时坚持反战的教皇本笃十五世也公开向欧洲各国政府呼吁,起码在圣诞节当日让枪炮声停下来。最终的结果很现实,欧洲各国政府直接回绝了这些妻子、母亲和教会的恳求,利益已经蒙蔽住了他们的双眼,战场上士兵的死活早已经不重要,更不用说能不能好好过上节了。但令欧洲各国政府没有想到的是,前线士兵们的自发行为给了他们狠狠一击,甚至那种高高在上的傲娇感都变成了危机感。
1914年12月24日,驻扎在伊珀尔地区的德军士兵开始装饰起了堑壕,所用到都是身边能找到的东西。但就是这样,他们还是成功竖起了一个圣诞树并在周围点上了蜡烛,在烛光的映衬下,圣诞树上挂的弹壳闪闪发光,而对面的英军正冒出头往这边看着。当夜德军堑壕的圣诞颂歌响起,英军并没有落后,一样唱起了颂歌,虽然语言和节奏都不同,但双方士兵都能感受到“邻居”对和平的渴望,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没过多久士兵们就反应了过来,在这并不协调的歌声中,在远方家人的祝福下,枪炮声竟然不见了。
紧接着懂双方语言的士兵开始隔空祝福,此时节日的气氛再也无法被压制,军官和士兵不断走出战壕并和敌人面对面的相遇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之间的隔阂逐渐消失,并开始了互送礼物的阶段,尽管都是一些帽子或纽扣,但好在不用从死尸身上扒了。伯恩豪斯汀山上法军和德军的战线也是如此,当周边村庄的圣诞钟声响起后,双方都很默契的停火了。而后他们甚至穿越了战场抵达对面的战壕,手里拿的是法国的红酒和德国的香肠。在一份不知名的英军士兵家信中记载,随着交流的加深,双方的互动逐渐多了起来,一个曾是理发师的机枪手开始帮德国士兵理发,剪刀就在他头后面晃来晃去。
结语——圣诞节停战的后续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认可这一举动,就希特勒的个人履历来看,他也会经历这一事件,而能不能走出堑壕或放冷枪就不一定了。但事实证明,节日的气氛还是成功地遏制了战争,圣诞节结束之后,享受了短暂和平的士兵一下就上瘾了。就算是上级军官要求,最多也是朝天放两枪,开炮的时候也会提前告知对方。当所有人都在庆幸并认为战争已经结束了的时候,无法违抗的命令下来了,简而言之就是制止这种和平的活动。为了防止双方士兵已经混熟的情况,曾经一起过节的士兵被整体调换,带头的将领均受到了严惩。战争终究还是继续下去了,从这以后,欧洲各国政府开始针对并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从“圣诞节休战”之后很少再发生类似情况原因,就算是有,也仅仅是小规模的交流。但这一次事件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些历史学家可能至今都在好奇,到底是什么让战争中的双方如此默契,甚至怀疑是高级将领私下商量的停火协议。与其纠结于此,不如相信这就是人类的本能。和平来之不易,还望大家且行且珍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