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五霸当中,齐桓公和晋文公等一些人都是“公”,而只有出国才是“王”,另外还有一个版本中还提到了“吴王和越王”。到了战国时期,七雄就全部变成了“王”。那么在当时周天子尚且还是“王”的情况下,这些诸侯国又是如何从各种“公”变成了“王”的呢?接下来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吧。
1、春秋时代的王
夏朝和商朝的最高首脑皆称为“帝”,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了表示谦虚,认为自己的德行比不上五帝,因此自贬为“王”。
帝为王,下边的诸侯就只能按照贵族爵位称呼了。因此在多个版本的春秋五霸中,多数版本的霸主皆为“公”,这是公爵的意思。当然也有人会提出,楚庄王是王啊,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也是王啊。
楚国起源于淮河下游的芈氏部族,周文王时投靠周部落获封子爵,因此按照爵位来说,楚庄王应该是“楚庄子”。到了楚武王执政时期,楚国国力强盛,接连灭掉了几个小国。
认为自己非常有能力的楚武王觉得不应该只带个子爵的帽子。尤其是自己下一步要干掉的隔壁随国,实力远不如自己,君主却是个侯爵,政治地位比自己还高。
但晋升的请求被周天子无情拒绝。想来也对,楚国对周王室没有半点功劳就能晋升的话,那么别的国家怎么办呢?而且楚国肆意吞并周边小国,如果获得周天子的首肯,必将助长这一风气。
但楚庄王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于是乎,楚武王自立为王,开启了诸侯称王的先河。奈何周室势微,对楚国称王无可奈何,只能派使者谴责。
作为楚国的邻居,吴国和越国也纷纷称王。不过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政治影响。因为当时中国的核心地区,晋国、齐国、郑国为首的诸侯没有称王,而且在名义上还是尊重周天子的。
其实齐桓公、晋文公为代表的诸侯对于称王这件事并不热衷,他们要的是成为“霸主”,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汉末年袁术等人急于称帝便是明证,政治名号远不如得来的实惠划算。
2、进入战国
有朋友会问了,那战国时期为什么全都是王了呢?
其实战国初期,诸侯还是比较尊重周室的。比如三家分晋,赵、韩、魏三国成立必须等待周天子承认才能视为合法。类似的还有田氏代齐。
田氏取代姜氏代齐如同篡位,按理说周天子是不能承认的,田氏也不需要周天子承认。但田和还是耐心等到被周安王正式册命为齐侯,才认为自己有统治齐国的合法性。
战国诸侯称王的转折点是徐州相王,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自此开启了战国称王的局面。看似是魏国和齐国争相戴上“王”的帽子,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大秦赋》中,东周王对秦国的评价是:你就是个喂马的。
这种观点在诸侯中也盛行。
3、秦国的祖先
秦国的先祖是因为养马和击败西戎有功被封为西陲大夫,这是官职。而诸侯是贵族封号,也就是说秦国与晋国、齐国的国君相比差着档次呢。
转折点在公元前770年,秦国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了诸侯,号为秦襄公。之后通过商鞅变法,国家脱胎换骨。
实力渐强的秦国与当时战国老大魏国开始掰手腕,屡次打败后者。同时秦国还走传统政治路线,利用春秋时期的套路,对周天子极力拉拢。尤其是公元前324年,在逢泽(今河南开封东南)朝天子,是一个明显的政治举动。
这对于传统诸侯来说是个极大的讽刺,一个养马出身的新贵和自己平起平坐,而且自己还打不过他。
为了打破秦国以周王室为护身符的政策,魏国与齐国在徐州相互称王,这样在名义上平起平坐,对秦政策不再受到名义上的禁锢。而周王室失去作用之后,逐渐被秦国蚕食吞并。
这也体现了战国诸侯之间的均势思想,既要防止自己被灭国,又要防止别国被灭从而造成一国独强。战国数次合纵可以看出,战争起源都是为了防止秦国过于强大,具备吞并其他国家的能力。
4、列国称王就体现的心理
4.1、我是独立于周王室的存在,与秦国的外交政策不需要周王室指挥;
4.2、暗示我也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因为“王”是自古所公认为天子的称号。
为了能够与齐魏的联盟对抗,秦国也只得称王,其余各国在随后的两年中相继称王。只有赵国比较特立独行,他们还是坚持以“君”作为最高首脑的称呼。
有人认为这充分说明赵国 还是奉周王室为正统的,其实不然。赵国的称呼并不是“公”,而是“君”,说明周王室的封号已经无人承认了,一切称号都随自己的心情而定。但赵国终逆不过时代潮流,最后于公元前315年称王。
七雄称王对历史走势带来了影响。春秋时期各国的边界非常模糊,所谓的国就是国都,诸侯国之间疆域的界限划分没有绝对。
战国之后,各国的边界开始修筑关隘,甚至还有长城,屯重兵把守,边界、疆域成为大家争夺的焦点。因此也出现了割多少城、划几个郡的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