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荆轲刺秦王会失败,只因荆轲不想杀秦王?

荆轲刺杀秦王时,创造出的条件已经属于千载难逢了,但荆轲最后还是失手,让秦王完成了反杀。史书记载,荆轲是因为剑太长,卡在剑鞘之内,所以荆轲第一时间没能顺利拔出剑,让秦王获得了逃跑的机会。不过像刺杀秦王这种重要的事情,荆轲肯定会在事先演练上百遍,怎么可能在关键时刻因为剑长度的问题刺杀失败呢?所以会不会是另有原因,荆轲根本就不想杀死秦王。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 ...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陶渊明·《咏荆轲

在战国初期,随着生产水平的逐渐提高,秦国所采用的“井田制”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于是,这一制度最后就逐渐被瓦解了。

在当时那个时期,由于秦国的各种改革都要晚于其他国家,所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很落后。因此,秦孝公在即位之后,他下定决心要全面进行改革,并发布昭令面向天下广纳贤士。于是,商鞅就在这样一个契机之下登上了政治舞台,施展自己的宏图抱负。

期间,他提出了多种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措施,并且,成效很好,因此,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在他一系列的变法中,秦国之前各种陈旧的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实力更是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军队战斗力也不断加强,甚至,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也正是因为秦国在军法上面的严苛,所以,秦国的军队可以说是为战争而存在的。

在改革之前,秦国长期处于楚国的压制之下,但是,后来由于楚国内部的不和谐,最终,导致贵族之间的争斗接二连三地发生,所以,让秦国占了一个大便宜。秦王不仅得到一大片的土地,而且,还顺利地实施计谋并使得楚国与齐国的关系破裂。

后来,秦国在与魏国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这一结果:让长期处于压迫之下的秦国军队仿佛得到了释放,所以,更加贪恋胜利的滋味,而这时候的秦国内部,也因为各种制度使自己的政权得到了更好的稳固,因此,有足够的实力与其他国家抗衡。

就这样,秦国开启了它的宏伟征途。

过了几年之后,秦国的大军逼近了燕国,这使得燕国上下一片慌乱,太子丹也不例外。为了保卫自己国家的安全,他急忙找到荆轲商量对策。在经过一番利弊权衡之后,他建议:派人去见秦王,逼迫他退兵,如果,他不愿意的话就直接将其刺死。

这次的刺杀行动除了一大片肥沃土地的地图外,还需要一件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秦国的叛将樊于期的头颅。而樊于期这时候恰好在燕国避难,于是,荆轲前去劝说。由于,之前樊于期被秦王害得家破人亡,对秦王有着很深的仇恨,所以,在听到这个计划之后,他心情激昂二话没说就慷慨赴死,献出了自己的头颅。

就这样,他的头颅被装在了一个密闭的小盒子里,一把有着剧毒的匕首也被藏在了地图之中。一切都准备就绪,就只差荆轲的一位助手了。

这一天,是荆轲出发前往秦国的日子,在官道上,一群人为他饯行,在喝了壮行酒之后,荆轲的那位助手还没有赶到。太子丹有些着急,他身为国家的继承人,在这样一个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他怎么能不慌张,于是,一遍遍地催促着荆轲

可是,荆轲有着自己的打算,想必,他所要等的人必定是一个有着很大本事的人,所以,他耐心地等待着。但是,太子丹并不这样认为,他开始怀疑荆轲的忠诚,便忍不住对他说:“如果再不选择动身,那么,就让曾经杀过十三个人的秦舞阳先行前往。”

这一番话对于一位侠士来说是一个耻辱,即使是平时沉着冷静的荆轲,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愤懑,在呵斥了太子丹之后,便匆匆上路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有了解历史的朋友肯定知道,最终,这一次行动失败了。史料记载,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这一结果令多少人叹息。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次行动的失败呢?在翻看了历史典籍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仓促上路。

荆轲在没有等到自己的得力助手就踏上了政途,身边只有一个有勇无谋的秦舞阳。而秦舞阳是谁,他只是一个市井屠夫,即使曾经杀了那么多人又能怎么样,毕竟,他从来没有见过大世面,所以,在秦国的朝堂之上畏畏缩缩,没有丝毫胆量,这怎么能不被人看出破绽,因此,给了秦王喘息的机会。

第二个原因就是此次太子丹制定的刺杀方案,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他的初衷是想效仿先人的做法给秦王一些震慑,还让他主动下令撤回围攻燕国的军队,而不是直接将他刺杀,所以,当荆轲在“挟持”还是“直接刺杀”这二者当中犹豫不决的时候,便已经错过了改变燕国命运的最好良机。“大事之所以没能成功,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归还诸侯们土地的契约回报太子。”

如此愚蠢,最后,留下来的只有无尽的悔恨。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荆轲身首异地,为国捐躯,秦王虽然受到了惊吓,但是,还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在经过这件事情之后,燕国更是加快了灭亡的速度,真的是让人感到很可惜啊!荆轲墓,一说在在朝歌城南,荆轲被害后,尸骨被草草掩埋于咸阳附近,后来淇人为其义行壮举所感动,将其尸骨秘密迁回朝歌埋葬。

据淇县南关老人回忆:过去南关南堂庙里有一块石碑,上有“携其骸骨移葬故乡”等文字,可惜现已不存了...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荆轲  荆轲词条  秦王  秦王词条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词条  失败  失败词条  不想  不想词条  
中国

 汉武帝为什么灭卫青九族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汉武帝还是挺有意思的啊,其实他还是非常厉害的,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气的皇帝了,但是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故事,那就是有人说这个汉武帝把历史上著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