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而衰,这是很多人都懂得的道理,一件事情发展到了极致,必定伴随着衰败,古代的王朝也是如此,很多王朝都是走到了一个发展的顶点之后又走向了衰败,最终亡国。但是有一个朝代却是很奇特的,它走上了一个顶点,但同时这个顶点给它带来的并不是衰败,而是突然之间的亡国,直接把衰败这个环节跳过了。这个朝代就是隋朝。
1.中国自秦以降,一共出过九个大王朝,它们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另外,还出过五十几个小王朝。这些皇帝,除了一些正统皇帝外,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有四百零八位。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乃是常态,一个王朝的衰落必然预示着一个王朝的崛起。
王朝覆灭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使得王朝走向低谷,最终被取代。而今天我们所说的隋朝,却是一个反例,它的覆灭不像以往,别人是因为逐渐衰弱而覆灭,隋朝则是因为过于强大而透支了自身。
隋朝的经历与秦朝有些相像,皆是平定蛮夷、统一全国,同样,也都是传到二世便覆灭,且覆灭之时,正是国力强盛时期。在隋朝强大时,周边各国为了保命都要连年向隋朝进贡,哪怕是北方强大的突厥,也要收敛俯首称臣,可见,隋朝之强。
隋朝虽然快速灭亡,但是,它自身家底还在,这便让唐朝捡了便宜。可以说唐朝的强盛,一大部分得益于隋朝。
2.或许有人会说,隋朝如此强大又怎么会败给高句丽?真正强大,为什么在末期还会有那么多百姓起义呢?况且,隋朝看起来也没有唐朝的影响、宋朝的富有、元朝的广阔,那么,它怎么能称为强大呢?
其实,这么质疑也没有错误,但是,判断一个王朝是否强大,不能单以经济、疆域来论,宋朝是富有,但却惨遭辽金吊打,两任皇帝都被虏去。元朝虽疆域辽阔、军事强大,但是,百姓并非安居乐业。
与此对比,唐朝更符合国人心中的强大形象,但是,唐朝的强盛离不开隋朝的影响,要不后世怎么总称隋唐盛世呢?如果,隋炀帝时期的隋朝真的衰落不堪,留给新生的唐朝只会是一个烂摊子,“贞观之治”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实现。
其实,若论富饶程度,隋朝还是强于唐朝。
3.隋文帝建国之初,隋朝人口约四百万户。待隋炀帝登基时,隋朝人口激增到约八百九十户,人口大约五千万,整整翻了一倍,期间耗费的时间也不过二十三年。反观唐代,唐高宗时期,全国人口不过三百八十万户。唐玄宗时期,全国人口已经翻倍,但也仅有七百六十万户,约四千一百万人。可以说,一直到唐朝覆灭,人口都未能达到隋朝人口顶峰。
隋文帝和隋炀帝虽为父子,但是,两个人性格却是差别很大,隋文帝无欲无求,性情温直。隋炀帝则是野心勃勃、性情暴躁。这里有个小事故时,早年北周政权尚在的时候,隋文帝是北周皇帝的岳父。
其实,也不是为了满足权欲,归根结底还是北周统治太差,他实在看不下去,便顺势夺了宇文赟的江山。当时,北周皇帝有五个皇后,整日荒淫无度,不问朝政,杨坚便杀了宇文赟,重新立了一个小皇帝,以便辅政。
如果,没有后来司马消难和尉迟迥的谋反,或许,隋文帝一直将辅政到老。反观隋炀帝,仗着老爹攒下的家底,开凿运河、修筑长城、建立东都,以图青史留名。而后为了建立功绩,发动多次战争,重创吐谷浑、突厥,扫清北方隐患,使隋朝疆域扩充千里。
在一定程度上,隋炀帝的种种举措为后代留下了宝贵基业,功绩自当卓著。但是,他显然没有控制好力度,连番征战、大兴土木,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这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为隋朝覆灭埋下了隐患。
隋朝最大的不该就是三征高句丽,可以说,隋朝灭亡的间接原因便是因为此事。当时为了攻打高句丽,隋炀帝不惜动用全国兵力,看这气势似乎与高句丽有什么深仇大恨一般。其实,隋炀帝对于高句丽并无大怨,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目的只是为了削弱世家大族的实力。
当时,隋军的兵力多是来自于朝中各个大族,隋炀帝担忧这些大族未来会成为隐患,便借征伐高丽,消耗他们的军事力量。然而,他显然没有考虑周全,世家大族乃是隋朝的中坚力量,高句丽之战,虽让世家大族损失惨重,但同时隋朝也元气大伤。
这直接导致在后来的民间起义中,隋朝没有能力镇压,这才落得个覆灭下场,只能说,隋炀帝下错了一步棋,结果满盘皆输。高句丽之战,对于隋炀帝来说,赢输都没关系。打赢了,可以灭掉高句丽,打输了,正好损耗了朝中大族的实力。
终于,双方分出胜负,隋军大败,令隋炀帝没想到的是,战败引发了国内百姓的强烈不满,再加上,之前大兴土木、滥用民力,百姓心中的怨恨彻底爆发。
自此,各地势力顺势揭竿而起,隋朝陷入动乱,最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