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的重文轻武,那可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从宋太祖赵匡胤就开始,对待文官与对待武官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文官占据绝对优势,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宋朝很弱的原因之一,毕竟一个朝代的武将总是低文官一头的时候,一定会让人感觉武力值不强悍的。那为什么赵匡胤要定下这样一个规矩,为何要依靠不懂军事的文官,还把他们的地位提的那么高?
在赵匡胤的主导下,宋朝开始奉行抑制武力的政策。相应的,社会上军人的地位急剧降低,而与此同时,另一个群体的地位开始不断提高,逐渐成为维护帝国统治秩序的中坚力量。
在解释赵匡胤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群体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古代政治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会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
大家都知道,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他站在帝国金字塔的顶端,负责管理帝国的运转。很显然,这绝对不是一份轻松的活,外敌入侵了要找你,水旱灾害了要找你,有人闹事了也要找你,后宫争风吃醋了,还是要找你,谁让你是老大呢。
可皇帝也是人啊。他没有三头六臂,也需要吃喝拉撒,平时也喜欢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你总不能把他累死吧。所以,皇帝必须寻找一些可靠的帮手来帮助他,管理那一摊子事情。
在皇帝选帮手的时候,可供参考的群体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宗室,就是皇帝的亲戚们(一般是兄弟、叔伯)。比如西汉、西晋的时候就曾封了一大批姓刘的、姓司马的宗室子弟为王,替皇帝治理地方,形成一股强大的宗室势力。
第二类是宦官,俗称“太监”。这个群体一直以来名声不太好,但你却不能忽视他们的能量。人家挨了那致命的一刀才混到这个铁饭碗,从此了无牵挂,专心为皇室服务,极易得到信任。尤其是那些直接服务皇帝的,除了天天伺候穿衣、吃饭,还会陪着做游戏,关系想不好 都难。长此以往,皇帝自然相信他们,愿意让他们帮忙办理些其他事情。
第三类是外戚。外戚就是皇帝的母亲或妻子的亲戚,靠着这层特殊关系,他们经常在政坛呼风唤雨。
第四类是军人。顾名思义,他们一般是擅长打仗的猛人,靠军功博取官爵,进而掌握权力。
第五类是文人。在做官前,他们往往是一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步入政坛后,他们就由知识分子变成了文官。人们有时候会用一个更加典雅的名称来称呼他们——“士大夫”!请注意,这是一个值得牢记的称呼,因为它不仅代表着这个阶层,更象征着一种精神。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群体间有时也会有相互渗透、交叉,外戚可以充任军官,宗室也可以当上文官,具体情况十分复杂。
赵匡胤是个勤于自省的人,当他在选择帮手的时候,会经常回头看看过去的经验教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史为鉴”。透过历史长河,他发现,合适的帮手其实是非常难找的。
宦官是第一排除项,唐朝就是宦官闹腾得最厉害的朝代,到了唐末,连谁当皇帝都由宦官说了算,简直反仆为主了!那段历史,对于赵匡胤来说,就是眼前的近代史,不能不吸取教训。
宗室势力也是靠不住的,兄弟归兄弟,但毕竟都有自己的欲望,刚开始可能还凑合,等隔了几代,关系就疏远了,“手足情深”转眼就会变成“手足相残”,什么“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
“外戚”看上去也不是合理选项,他们当权的前提是皇帝的老妈或者老婆在政治上很有话语权,中国历史虽然不乏吕后、武则天之类的女强人,但那毕竟是个别现象,在传统的男权社会,女人掌权被称为“牝鸡司晨”(母鸡报晓),那是违反伦理纲常的。从实践经验看,外戚 依靠裙带关系掌握朝政,多半没啥好结果,比如著名的外戚霍光、王莽、杨坚等,有的看皇帝不顺眼就像换轮胎一样重新立一个,有的干脆把皇帝轰下台,自己爬上去,极不靠谱。
至于“军人集团”,已被赵匡胤排除在外。
选来选去,确实有点雾里看花,让人很难抉择。剔除掉前面四项后,赵匡胤回头一看,发现在他的身后,只剩下一群神情木讷、弱不禁风的书呆子。真的要让这些穷书生、酸秀才来帮助自己治理天下吗?
他们饱读诗书,有治理国家所需要的知识。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行为规则,做事比较有底线。他们手无缚鸡之力,不会对皇权造成威胁。最重要的,他们靠科举而不是出身进入官场,可以让国家持续得到新鲜血液。
当然,这群书呆子也不是没有缺点。他们比较认死理、钻起牛角尖来谁都敢冒犯。他们喜欢拉帮结派,互相斗气扯皮(学名“党争”),让你耳根不得清净。他们有时比较清高、有个性,让你很难驾驭。但相对而言,还是他们比较合适,至少比那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粗人放心多了。
就是他们吧。
赵匡胤最终确立了依靠文官集团的统治模式,为了让后来的赵家子孙都谨守这个原则,他特地立了一个誓碑,其中有一条最为著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