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代的倭寇大家还是知道的,其实明朝一直被倭寇祸乱,然后前前后后一直被祸害了有接近四十余年,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会这么长啊?难道明朝没有能力去治理吗?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明代自明成祖以后,即时有变乱,其中规模最大、旷日持久者是“倭寇”(1523—1564),前后持续四十一年。中国北起辽东,南至闽粤,均受到倭寇骚扰。倭寇是介乎内乱与外患之间的变乱,因为真正的倭人不过十之二三,大多数倭寇为中国人,其中包括地痞流氓、土豪劣绅、富商大贾、官僚地主等各色人等,他们各为自身利害而与倭人勾串,骚扰劫掠沿海各省。
按明廷规定,不入贡者不得贸易。各国利之所在,趋之若鹜,因入贡土产,赏赐丰厚;既可贸易,兼可走私夹带,何乐而不为?这是日本幕府足利义满受明成祖册封为日本国王的原因,其目的在于取得贸易权。明廷允其十年一贡,“使额勿过二百,船止二艘”。此项“贸易权”所获利益,均为贵胄及特权者所独占,一般日本人并不能享有,于是日本人与中国商人合作走私,舟山群岛中的双屿岛遂成为走私的大本营,大约自明初起即是如此。此时日本内部分裂,诸侯林立,明世宗二年(1523)遂发生“争贡”事件。两批日本贡使在宁波因验货之先后及宴席座次之高低大打出手。其中一位贡使“毁嘉宾馆,劫东库”,并杀明朝将官多人,“浙中大震”。朝廷乃下令禁止倭人通商,从此倭寇兴起,蹂躏海疆,以南直隶、浙江两省受祸最严重。倭寇气焰嚣张之原因有三:
一、明代的卫所制的“军户”经一百五十余年之腐蚀已毫无战斗力,所谓“官军素愞怯,所至崩溃”是也。
二、“奸民”太多。奸民包括好乱的平民、不得志的书生,他们均受利诱而为向导,故倭寇尽知官兵虚实。这类人中,以汪直最著名,其“攻城掠邑,莫敢谁何”。
三、宦官、权臣弄权。如讨倭寇名将俞大猷讨寇大捷之后,不仅不被叙功,反被谪。倭寇终为俞大猷与戚继光所募之“兵”(有别于卫所之“军”)平定,但四十一年的劳师糜饷,东南沿海富饶之区的破坏,税收锐减,是明廷财政陷入窘境的主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