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朝末年其实和后金还是打得有来有回的,当然了这些也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毕竟明朝积弱太久,迟到也是要灭亡的,但是其实明朝末年明朝还是十分的坚强的,话说毛文龙一直在一个叫皮岛的地方牵制后金,让后金没有太多好的办法做出更大的动作,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皮岛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毛文龙是怎么利用皮岛牵制后金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说到皮岛,便不得不涉及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人物毛文龙。皮岛,本来是一个寂寞无人知的小岛,朝鲜在岛上曾设立牧场养马,但除了牧马人之外,并没有百姓在此居住,岛上可能有椵树,所以朝鲜人称之为椵岛。
明末,具体而言是1621年前后,当时的满清还叫做后金,在现今的丹东这个地方,有一座他们的要塞叫做镇江,后金的佟家(最早叛明加入八旗的家族,康熙他妈即出自其家族)负责镇守此处。当时担任都司一职的明将毛文龙,受辽东巡抚王化贞之命,对此处发起袭击,一举拿下,获得镇江大捷。整个后金境内震动,努尔哈赤动员重兵攻打毛文龙,致使毛无法回本部,只能向东撤入朝鲜。
朝鲜此时是明朝的藩属,实际上也就是盟国,所以接受了毛文龙的部队,但努尔哈赤并未就此止步,后金骑兵在这年冬天从结冰的鸭绿江江面杀入朝鲜,在今朝鲜宣川这个地方再度打败毛文龙——如此一来朝鲜国王便害怕了,担心毛文龙如果继续停留下去,朝鲜将被后金所灭,于是他给毛文龙出了个主意,那就是去海上岛屿,钱粮我们给你运来,而且后金水上不行,也不用担心安全。
于是,在天启二年(1622年)十一月,毛文龙登上椵岛。他姓毛,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便将该岛改称“皮岛”。稍后,明朝便在皮岛之上设立了东江镇,毛文龙“累加至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设军镇皮岛如内地”。
明朝为什么如此看重毛文龙的皮岛?因为皮岛虽小,却能起到对后金入关的牵制作用,而且明朝还可以利用此处联络支援朝鲜以及招抚安置辽东难民,可谓以一制三。明朝与朝鲜的往来,在辽东沦陷之后完全依赖于此岛——天启六年、七年,明使两度出使朝鲜,皆在皮岛停留。
而辽东战乱造成的大批难民,也需要皮岛作为逃亡的中枢站,史载:“是后辽民皆卷入海岛,接屋甚盛,依作一都会,东南商船,来往如织,近海草木,尽于樵苏”。 当时明朝从山东半岛的登、莱二州运来粮饷,朝鲜也拿出大批粮食来支援,据说花费最高时达一年开支的三分之一(这个有点夸张,疑有误)。
最重要的,还是牵制作用。有皮岛在,后金就无法放心大胆地西进,一旦后金主力向西进发,皮岛明军就会出动袭扰后金后方辉发、耀州、鞍山驿、萨尔浒等地。但可惜,最终明军内部的权力斗争葬送了这一局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后,虽然拿出大批钱粮试图稳定皮岛军心,但实际上已无可能。随后毛文龙旧将刘兴治发动兵变,杀死亲袁的副总兵陈继盛。明朝派黄龙来主持岛事,发生第二次兵变,杀死刘兴治,并击退乘乱来袭的后金军队。随后第三度兵变,黄龙又被软禁。直至尚可喜率兵援朝,这才恢复。最终,皇太极发动侵朝战争,朝鲜被打败,只能成为清军的爪牙,合兵攻打皮岛,岛上数万明军民,差不多都死难于此。仅有一百多人幸存,后来被朝鲜安置到国内。而皮岛本身,随后便归于朝鲜。
最后说一句,皮岛虽然是个无法自给自足的小岛,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直到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仍有所体现,当时的“联合国军”曾组织一支“白马游击队”,驻扎在此以牵制入朝作战的志愿军。1951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渡海攻克此岛,并长期驻守,直到1958年才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