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太后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女政治家了,有不少影视剧中都有孝庄太后的角色,剧里的孝庄也是非常厉害的。不过关于孝庄也是有很多疑问的,除了民间传说中,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孝庄太后死后,身为皇太极的妃子,却并不愿意与皇太极合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孝庄和皇太极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她不愿意合葬?这背后是否还有其他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孝庄为何不与皇太极合葬
孝庄文皇后,生于1613年,死于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天降贵人的意思),清太宗皇帝皇太极的老婆,清世祖皇帝顺治的母亲,圣祖皇帝康熙的奶奶,但请注意,她还有几个身份要特殊说明: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他历经三朝,辅佐了两代帝王,她没有像慈禧一样把控朝政,手段高明、才能出众,但却不恋权位,对少年康熙的谋策颇有指点,但从未越俎代庖;为清朝国力打下基础。她也因此受到康熙的敬重与爱戴。
没有她,何来所谓的“康乾盛世”。但是她死后37年未下葬,也令人唏嘘。因为她叮嘱康熙:不合葬。但是祖制规定皇后皇帝必须合葬。两难啊!因而康熙采取拖延策略。幸运的是后来雍正在孝庄太后和皇太极成亲一百周年下葬!那么,为什么孝庄死后不愿与皇太极合葬呢?
孝庄下嫁多尔衮这事没有定论,你不是瞎说吗?作者认为这是真事,而且孝庄和多尔衮是真爱,两人感情很深,她最想和多尔衮合葬。但是,顺治把多尔衮挖坟掘墓,挫骨扬灰,孝庄不可能和多尔衮合葬了。不过这是她内心的伤,她情愿在北京,离多尔衮近点。至于孝庄下嫁多尔衮,有很多证据,这里我只说一条。顺治为什么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原来的“叔父摄政王”不是很好吗?已经够亲切了。如果皇太极临终脱孤,让顺治叫多尔衮“皇父摄政王”也好说,寡居的孝庄经常要和多尔衮见面,让自己的儿子顺治管多尔衮叫“皇父摄政王”。
孝庄是一位女政治家,但她更是个女人,女人爱孩子是天性。儿子顺治6岁登基,孙子康熙8岁登基,她培养顺治康熙两代君王,为顺治康熙坐稳皇位付出了极大心血。在顺治和康熙身上,她倾注了太多感情。死后要和儿孙在一起,就很容易理解了。
2、孝庄是怎么死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昭圣太皇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
康熙在诵读祝文时涕泪交颐,说:“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然而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该月二十五日,孝庄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岁的高寿安然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嘱咐康熙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
康熙皇帝给祖母上了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根据她的遗愿,灵柩没有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安在京东清东陵,并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三年(1725),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
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昭西陵与昭陵遥相呼应,实乃一而二、二而一,若将其圈入东陵风水墙内,反而形成阻隔。
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3、孝庄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
太后下嫁摄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学界尚有争议。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
但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实》,针对太后下嫁说的各种根据,一一予以驳难。孟森认为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再者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周武王也称姜太公为尚父,不足为据,至于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再者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乃因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后,且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阎崇年也认为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此事纯属子虚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