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同样都是降将,为何于禁和姜维的评价差那么多?

三国时期名将有很多,但是名将也不一定一直都效忠于一个人,也有不少归顺其他人的,比如于禁和姜维,都是蜀汉的降将,但是很显然他们各自在后世的名气和评价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姜维的评价都是很好的,认为他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是对于于禁却没有那么好了,这又是为什么?为何同样都是降将,姜维和于禁的评价却差了那么多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于禁的归降两面不讨好

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率军三万从南郡出兵,一路势如破竹击败了曹仁的主力,曹仁困守樊城,形势非常危急,曹操派遣于禁率七军精锐三万人去解救樊城之围困,于禁将部队驻扎在樊城北部的低洼处,当时连降暴雨,久居荆州的关羽提前准备了水军,结果汉水暴涨于禁所部陷于水中,而关羽由于早有准备所部乘船作战大破于禁所部,于禁见大势已去率军投降。

于禁的投降在两边都不讨好,关羽鄙夷其为人将其关押在荆州的江陵,而听闻于禁投降的曹操也非常的不解和哀伤,说:”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也不怪曹操,庞德归降曹操时间并不长却能宁死不降,而于禁是曹操的爱将,在所谓的“五子良将”中,其他四人张辽、张郃、乐进、徐晃在曹操心目中都不如于禁重要,于曹操在称魏王后大封功臣,于禁被封左将军,假节钺,这是“五子良将”中其他四人无法比的。

对于于禁的投降,曹魏集团的上层都是出乎意料的,因为于禁在公元192年就追随曹操,可谓是最老的班底之一了,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位高权重的于禁投降引发了曹魏大臣们的一片鄙夷,后来东吴袭取荆州救出了于禁后将其放回魏国,但是于禁却不能被魏国所容。

回到魏国的于禁于去拜谒曹操的陵墓,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的画像,于禁见看到后非常羞愧不久就病死了,死后曹丕也不解气,又追谥于禁为厉侯,这是个恶谥。

2、姜维人才难得

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魏将姜维归降,蜀汉人才匮乏,得到姜维后诸葛亮非常高兴,他给蒋琬写信,说姜维是凉州上士,有胆略。诸葛亮又让姜维统领六千虎步军,不久又表奏升姜维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蜀汉全国之兵不过十万,诸葛亮每次北伐所将不过数万人,而降将姜维则能统领六千精锐,可见诸葛亮对其的信任和喜爱。

姜维虽早年为魏将,但是对其归降蜀汉很少有人指责,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姜维家并不亏欠魏国,姜维的父亲姜冏是天水郡功曹,在平定当地的羌、戎叛乱时,姜冏英勇战死,所以对于曹魏姜维家是有功绩的。

其二:姜维的归降也情有可原,姜维的官职并不大,只是天水郡的参军,而天水郡的太守马遵嫉贤妒能并不重要姜维,在诸葛亮北伐时马遵还怀疑姜维不可靠,还关闭城门不放姜维入城,走投无路之下姜维投降了诸葛亮

其三:姜维归降蜀汉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虽然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北伐争议很大,不少人认为他劳民伤财,但是就当时的形势看北伐虽然机会渺茫但尚有一线生机,不北伐那就真是等死了。司马昭三路伐蜀的时候,姜维率部坚守抵抗的很激烈,在刘禅投降后,姜维也一直志存光复,假意投降,虽然最后被杀但是精神可嘉。

3、重用和不重要很关键

于禁和姜维的投降大有区别,但是核心的关键点还是重用和不重要的区别,于禁是曹操的重臣,颇受信任,官职也是不断擢升,曹操最信任的自然是曹氏、夏侯氏这些宗室大将,但是于禁是最受重要和信任的外姓武将之一。

曹操时期,除了宗室大将外,外姓武将带兵都不多,很少有超过一万的,而于禁在襄樊之战率3万精锐,这在以前的外姓武将中是绝无仅有的,也可以看出曹操对其的倚重和信任,所以于禁的投降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深为时人所不齿。

而姜维就不一样了,他只是魏国的一个参军,他父亲为魏国战死,所以魏国谈不上对姜维有多少恩情,而姜维在当时也毫不出名。真正让他能够得以尽展其才的还是诸葛亮这个伯乐。

所以虽然同为向蜀汉集团投降,于禁的评价是不可能高的,而姜维也是不会低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同样  同样词条  那么  那么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评价  评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