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晚晴四大名臣张之洞为何没有爵位?

说起晚晴四大名臣,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一生最大的功劳,是参与攻灭了太平天国。为了奖励曾国藩,廷将他封爵为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在晚中兴名臣中,曾国藩的爵位最高。左宗棠一生最大的功劳,是率部万里西征,收复了面积达100多万公里的新疆,创造了晚中国领土失而复得的奇迹。为了奖励左宗棠,廷将他从一等恪靖伯晋升为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因此参与进攻太平天国,获得了一等肃毅伯爵位。当李鸿章于1901年病逝后,廷将他晋升为一等肃毅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有爵位,只有张之洞生前、死后都没有获得爵位。

这是因为,张之洞没有立过战功。

朝时期,朝廷对爵位赏赐管理得非常严格。对于汉人来说,只有参加过战争、获得过战功的文臣武将,才有机会获得爵位。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3 人都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经历过生死考验,且立下有目共睹的战功,这才得到廷的封爵。

我们来看一下张之洞的简历,发现他多次与战争擦肩而过。

张之洞生于1837年9月,1863年考中进士,在殿试中考得一甲第三名的好成绩。在这期间,中国发生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张之洞年纪太小,没有参加这3场战争。

从1863年到1880年,张之洞当了17年京官。在这期间,中国进入一段较长时期的和平时期(平定捻军和收复新疆规模较小)。张之洞作为“流”里的后起之秀,在朝廷里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经常对时政发表犀利的观点,逐渐进入慈禧太后的视野。

1881年,慈禧太后任命张之洞为山西巡抚。这是张之洞第一次担任封疆大吏。从1881年到1884年,张之洞一共当了3年山西巡抚。在最后一年任期内,发生了著名的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主要发生在越南北部以及中国东南沿海,与山西巡抚张之洞本无半点关系。由于张之洞力主抗战,被廷从山西巡抚任上调任两广总督,督战中法战争。不过,张之洞所驻守的广州,与中法战争前线尚有很远的距离,张之洞没有到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机会,与这场战争擦肩而过。另外,对于廷来说,中法战争是“不败之败”,颜面尽失,当然不可能在战后来论功行赏。

因此,张之洞不可能从中法战争里获得封爵。

从中法战争到1894年,张之洞历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任内主持洋务运动,搞得风风火火,效果显著,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超过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可这些对于加爵没有任何帮助。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廷将张之洞从湖广总督任上调到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来,署理两江总督。两江地区远离一线,没有战事。张之洞只是负责筹措兵饷、调度军械,但他没有置之度外,而是向廷和李鸿章提出了许多建议。比如提醒廷注意加强盛京、天津等地的防守;建议李鸿章“购兵船、借洋款、结强援”;当日军围困旅顺后,建议李鸿章、李秉衡紧急救援旅顺……可惜的是,这些建议没有被当事人接纳,不了了之。

1896年,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其后,张之洞积极支持维新变法,并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试图营救他的得意门生杨锐,却没有成功。

1900年,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慈禧太后命令各路大军进京勤王。张之洞没有搭理,而是与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等东南地区的总督、巡抚一起,签定了《东南互保章程》,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

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是张之洞生平经历过的最后一次战争。这时候,廷对全国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张之洞有没有获得爵位,已经不重要了。

1909年10月4日,张之洞病逝于白米斜街寓所(今北京西城区什刹海湖畔白米斜街11号院),享年73岁。

廷追赠张之洞“文襄”谥号,这个谥号,与左宗棠一模一样。在朝时期,“文襄”谥号通常授予给具有大学士背景又有军功在手的大臣。左宗棠获得“文襄”谥号在情理之中,张之洞为什么能获得这个谥号呢?这是否说明廷对张之洞一生劳苦功高的肯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晚晴  晚晴词条  名臣  名臣词条  爵位  爵位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四大  四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