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当上这个皇帝,原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可以算是篡位了,尽管都是朱家的人,但从血脉上来说,已经违背了朱元璋当初的意愿。而朱棣起兵到登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这其中也有很多人都为朱棣做了事情,比如姚广孝。姚广孝在历史上有很多的外号,比如黑衣宰相,妖僧等等,不过姚广孝本身就是和尚,但为什么帮了朱棣之后却也始终坚持要当和尚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命纪昀等360位大臣搜集历朝历代名人著作,全部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中。但乾隆帝明确指出,明朝有两位大臣的著作,不在收录范围之内。这两人分别是严嵩和姚广孝。严嵩是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是大奸大恶之徒,他的作品不收录在《四库全书》之中,还能理解。那姚广孝作为“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曾帮朱棣夺取天下,为何也不受乾隆待见呢?
其实,不只是乾隆不待见姚广孝,在许多明朝后期的官员心目中,姚广孝的地位也很尴尬。明朝嘉靖年间,姚广孝一度被撤销了配享太庙的资格。历史上的姚广孝,到底是正是邪?本文笔者来和大家分享明朝传奇僧人姚广孝,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为何不愿意脱下僧衣。
1、一个接一个的小沙弥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父母和大哥去世之后,决定到皇觉寺做一个小沙弥。不久后,因为闹饥荒,寺庙得不到施舍,朱元璋只有云游乞讨,到了公元1348年(元顺帝至正八年),朱元璋重回皇觉寺,此时的朱元璋,已经21岁。与此同年,一个14岁的小童也出家做了小沙弥,此人姓姚,法号道衍。若干年后,道衍协助朱棣登基,朱棣恢复他的“姚”姓,赐名姚广孝。
姚广孝本是苏州人,其家族世代行医,他的伯父曾是当地的名医。到了姚广孝这一辈,正值元朝末年乱世,世道不好,伯父对子侄们说:“为学有成则仕于朝,荣显父母,不则就学佛,为方外之乐。”简而言之,在战乱年代,做一个医者风险太大,他希望孩子们要么做学问考功名,光宗耀祖;要么出家为僧,做一个方外之人。
14岁的姚广孝似乎“看破红尘”,他选择出家为僧。其实,在那个年代,僧人不涉政治,寺庙的确是一个避祸的好去处。朱元璋去了,姚广孝也去了。事实证明,姚广孝出家,并非一心向佛。他出家期间学过天文,又拜过著名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道术和兵法。除此之外,他还喜欢舞文弄墨,他和明初文学家高启成为挚友,经常在一起写诗作曲。
自古以来,寺庙里似乎都不缺少虔诚的佛教徒,而缺少那些博览群书,诸事皆能的“奇僧”。此后数十年,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开始争霸,而在江湖上,有一个叫“道衍”的奇僧逐渐出名,很多方外之人争相与之结交。
姚广孝最著名的朋友莫过于明初著名的相士袁珙,袁珙久闻道衍之名,始终未曾一见。明朝建立后,姚广孝游嵩山,偶遇袁珙,袁珙看到道衍的面相后,给了道衍一个预判,《明史·姚广孝传》云: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袁珙擅长看相,史载他“凡百算,无一误”,他认为姚广孝有三角目,形态如病虎,将来必将是个“异僧”,说不定会是刘秉忠之流。刘秉忠,是元朝初年的奇僧,曾辅佐忽必烈,忽必烈的“大元”国号就是刘秉忠的建议。当时明朝已经建立,刘秉忠自然是反面角色,袁珙说姚广孝像刘秉忠,实际上是贬义。但姚广孝听完后,“大喜”,他似乎很得意。后来,姚广孝到北京后,还专门去拜谒刘秉忠之墓。可见,姚广孝虽然是一介僧人,但心中早有抱负,他想成为刘秉忠。
2、从南京到北京
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氏(孝慈高皇后)薨逝,按照礼制,僧录司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德高望重的僧人入京为马皇后诵经。姚广孝在这一次被选中,从天界寺来到南京皇宫。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
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姚广孝早就看出朱棣有帝王之相,于是在诵经时趁机接近朱棣,对朱棣说:“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与大王戴。”意思是说,燕王如果你把我带到北京,我可以送一顶白帽子给你戴。“王”字上面加“白”,乃“皇”字。
朱棣听闻后,当场很不高兴,然而私下里却在运作这件事,后来朱棣返回北京,果然令道衍前往。这段记载,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其实,笔者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后人杜撰的,因为当时朱棣刚刚当了两年的燕王,而且太子朱标尚在,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在,朱棣当时恐怕还没有如此野心。
姚广孝之所以能入京,应该如《明史》所说,他和朱棣“与语甚合”的缘故。后来,姚广孝到了北京,担任庆寿寺主持。之后,姚广孝频繁出入燕王府,《明史·姚广孝传》云:(姚广孝)出入(燕王)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一个藩王,一个僧人,两人频频相见,而且屏退众人,言私密事。至于说什么,恐怕不会不敏感。
3、不论民心,只知天道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十分悲痛,曾说“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结果被刘三吾等大臣极力反对,朱元璋最终决定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六年后,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
朱允炆登基后,听信黄子澄等人的建议,立即开始削藩。一时间,周王、湘王、齐王、代王等纷纷被削,其中,周王是朱棣的同母弟,湘王更是被逼得自焚而死。远在北京的朱棣如坐针毡。《明史》记载: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
劝朱棣起兵的人,正是道衍。当时朱棣认为,自己不过是小小的藩王,无法和朝廷抗衡,朱棣怕自己不得民心。姚广孝云:“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就这样,朱棣和姚广孝开始了他们的“大事”。
当时,建文帝之所以没有先动朱棣,因为朱棣“势大难图”,打算徐徐图之。而这也给了朱棣充分的准备时间。《明史·姚广孝传》云: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朱棣要想造反,除了兵源战马外,还有两样东西非常重要,那就是兵器。为此,姚广孝在燕王府的后院开始打造兵器,为了避免外人听见声音,他还特地在围墙内养了大量的鸡鸭鹅等家禽,利用这些家禽的叫声来遮挡打造兵器的声音。
建文元年六月,朱棣命部将张玉、朱能等人迅速控制了北京城,然后召开誓师大会,宣布起兵。在誓师大会上,朱棣把自己身为太祖“嫡子”,如何忠于朝廷,朝廷又如何亏待自己说了一通,把将士们感动得稀里哗啦,都握紧兵器准备跟朱棣南下。没想到,接下来发生了变故。《明史纪事本末》记载“适暴风雨,檐瓦堕”。
正在燕王起劲的时候,一场暴风雨来了,把燕王府的瓦片都吹落了。朱棣心中暗叫不好,难道上天是在警示自己不该造反。不仅朱棣这样想,他对面的将士们心里也在嘀咕。关键时刻,姚广孝出场了,姚广孝说:“殿下不闻乎?‘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坠,天易黄屋耳!”姚广孝堪称“超级救场王”,他当着众人的面说,因为新龙出现,所以才有风雨。瓦片坠落,是因为燕王府要换上“黄瓦”了。
在明朝,只有皇宫才能有个黄瓦,藩王只能用绿瓦。换上黄瓦,不言自明。姚广孝的这番解说,让现场又沸腾起来,军心大振。而身为统帅的朱棣,则暗自感激姚广孝。要不是有姚广孝,朱棣踏出造反的第一步后恐怕就没戏了。
接下来,靖难之役爆发了。虽然建文帝派出的耿炳文、李景隆都未能取胜,但朱棣若想短时间内打败南军也不太可能。当时姚广孝年事已高,留在京城辅佐世子朱高炽(后来的明仁宗),但朱棣每逢战事,都必快马报给姚广孝。在东昌之战前,姚广孝给朱棣的信中写下“师行必克,但费两日”的预判。可是,这一战朱棣打得非常辛苦,南军中的盛庸和平安勇猛异常,朱棣麾下“靖难四名将”之一的张玉战死,朱棣也差点被活捉。
东昌之战的失败,让北军有些怀疑人生,朱棣麾下的将士都很泄气。这时姚广孝告诉朱棣,我说过“师行必克,但费两日”,东昌的“昌”字不正是两个“日”吗?众将一听,原来老天早有安排,于是,重新振作起来。朱棣心中暗叹:关键时刻,还是老姚能提振军心!
建文三年,朱棣的南下计划仍然没有达成,而建文帝正在集结各方兵力来对付朱棣。这时,姚广孝认真分析局势,给朱棣一个建议,《明史·姚广孝传》记载:道衍语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姚广孝的意思是说:此时南军都被建文帝派到北边来围剿你了,而南京周边正好空虚。我们不必在意一城一池,而应该甩掉朝廷的兵马,直捣黄龙。
朱棣果然采纳姚广孝的建议,当年六月,朱棣从浦口攻入南京城,建文帝失踪,朱棣登基,改元永乐。从朱棣起兵,到朱棣夺位成功,道衍一直在朱棣的背后,用他的谋略支持着朱棣。所以,《明史》才会说:“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从一介僧侣变成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姚广孝堪称一代传奇。
4、僧衣之下的姚广孝
朱棣登基那年,姚广孝已经68岁。朱棣封姚广孝为太子少师,并赐名“姚广孝”。朱棣劝姚广孝还俗,并赏赐姚广孝良田和美女,姚广孝却不同意。他上朝时穿朝服,下朝后立即换上僧衣。他不住少师府,反而住在寺庙中。
姚广孝心中既然有抱负,好不容易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为何不再展宏图呢?他为何坚持不脱僧衣呢?对此,后人普遍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姚广孝淡泊名利,他是出家人,看淡了功名利禄,在功成名就后仍然以僧人自居,才符合他的性情。第二种看法,姚广孝害怕功高震主,他深知权力背后的险恶,所以选择激流勇退,以保全自己。
其实,笔者认为,姚广孝之所以仍穿僧衣,有上述两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第三个原因,那就是他看到的现实和想象的不一样,他无法解脱自我,所以选择另一种方式来避世。笔者之所以这么说,可列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方孝孺案。《明史·方孝孺传》记载: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建文四年,朱棣攻入南京之前,姚广孝对朱棣说:“你攻下南京之后,方孝孺必定不愿投降,你不要杀了他,如果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绝了!”
当时正是朱棣攻打南京的关键时刻,朱棣答应了方孝孺(“成祖颔之”)。可是,后来朱棣入城,让方孝孺写诏书,方孝孺不写,朱棣一怒之下,杀了方孝孺,并灭其三族。这件事或许让姚广孝难以释怀。
姚广孝生于元朝末期,在明朝初年已经成名,朱元璋在位31年,但姚广孝始终不为朱元璋效力,根本原因还是姚广孝不喜欢朱元璋“弑杀”的性格。如今,他辅佐朱棣登基,发现朱棣竟然是另一个“朱元璋”,这对姚广孝的内心打击很大。
第二个例子是姚广孝回乡。朱棣登基后,大功臣姚广孝申请回乡探亲,朱棣听闻后,备足了厚礼,派亲兵送姚广孝回苏州。姚广孝害怕太张扬,把亲兵留在苏州城外,只身一人入城。他欣喜入城,却失望而归,《明史·姚广孝传》记载:其至长洲,候同产姊,姊不纳。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复往见姊,姊詈之。广孝惘然。
姚广孝家中已无旁人,只有一个同胞姐姐。他敲姐姐家门,姐姐听说是弟弟来了,却故意不给他开门。姚广孝无奈,只得去拜访昔日的好友王宾,不料,王宾也不见他。王宾隔着很远对姚广孝说:“和尚误矣!”姚广孝又重新来到姐姐家,结果被姐姐骂了一顿。这时,姚广孝内心一片茫然。也许,姚广孝靖难之役之前,是想建功立业的,但在朱棣登基之后,他看到近四年的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百姓受苦,这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初衷。待到他回乡探亲后,姐姐和好友的态度让他彻底明白,他心心念念的帝王大业,或许真的是大谬!
第三个例子,就是释放溥洽。公元1418年(永乐十六年),当时朱棣已经迁都北京,姚广孝本不愿北上,但朱棣几次催促,姚广孝最终从南京来到北京,到北京后,姚广孝生了一场大病,最后竟然病危。
在姚广孝弥留之际,朱棣亲自来到庆寿寺看望他。《明史·姚广孝传》记载: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看着84岁的老伙计即将离开人世,朱棣也一阵心酸,朱棣问:“少师,你还有什么心愿?”姚广孝回答:“溥洽被关了16年了,希望你能赦免他!”
溥洽也是一位僧人,他曾是建文帝时期宫中的主录僧,传言只有他知道建文帝的去向。朱棣登基后,立即逮捕溥洽,严刑拷问,溥洽始终不愿意透露建文帝的消息。就这样,溥洽被关押了16年。
这是姚广孝最后的遗愿,虽然朱棣有些为难,但他还是答应了这个求情。得知朱棣答应释放溥洽后,姚广孝强撑病体起身,“广孝顿首谢”,给朱棣磕头谢恩。接下来,朱棣又问:“少师还有什么心愿?”姚广孝默不作声,不久圆寂。
溥洽被朱棣关押了16年之久,而且这个人很敏感,姚广孝之所以在弥留之际为他求情,是在忖度,只有在这个时候提出,朱棣才不会拒绝这个要求。佛心慈悲,姚广孝请求释放溥洽,不仅仅是因为“慈悲之心”。而是他打心里认为,溥洽之所以会沦落大狱,归根结底还是“靖难之役”造成的。而谋划“靖难之役”的,正是姚广孝自己。姚广孝临终之前救溥洽,是在完成心灵的自我救赎。
姚广孝走了,留下了他许多传奇。然而,关于他的是非功过,并没有盖棺定论。嘉靖(明世宗)不让姚广孝配享太庙,乾隆(清高宗)不让姚广孝的著作进《四库全书》,就连明朝的部分官吏,也不认同姚广孝。明英宗时期,姚广孝的义孙去拜访苏州知府,他本以为会得到苏州知府的热情接待,不料,苏州知府一听到姚广孝三个字,就把客人拒之门外。此后数年,关于姚广孝的争议,一直存在。
因为在帝王(如乾隆)眼中,姚广孝无疑篡位的始作俑者;在文人(如苏州知府)眼中,姚广孝是个不忠之人;在百姓(如王宾)心中,姚广孝是个“六根不净”的僧人。朱棣已经篡位成功了,大家不能骂朱棣,姚广孝这个“第一功臣”于是就成了一个背锅侠。若干年来,“妖僧”、“逆臣”的称呼,始终围绕着姚广孝。
笔者看来,如何看待姚广孝,关键还是如何看待靖难之役。靖难之役虽然给明朝带来了创伤,但他和历史上其他的皇室斗争一样,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它并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建文帝当皇帝和永乐帝当皇帝,其实还是大明朝的江山。
所以,朱棣不一定是篡位者,姚广孝也不一定是篡位的始作俑者。所以,建文帝不一定是正统,而姚广孝也不一定是“背锅侠”。至于战争对百姓的创伤,姚广孝有悔过之心,就证明他和其他“功臣”不一样,姚广孝之心,至少值得我们去敬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