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同事来家里做客,带来了一位与童童年龄相仿的小姑娘。小姑娘皮肤白白的,非常可爱,家里人围着小姑娘直夸奖。童童不开心了,指着小姑娘的眼睛说:“你们看看她的眼睛!”全家人顿时呆住了!那个小女孩有点斜眼,大人当然是尽量回避这个问题,没想到触动了童童的嫉妒心,被她捅出来了!
看到童童那副酸溜溜的模样,妈妈真是好气又好笑!宝宝的心理活动是写在脸上的,还会鲜明地表现在动作上,出现在话语中。
宝宝的“嫉妒心”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嫉妒是一种可怕的心理,在成人世界,嫉妒心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比如,扭曲自己的人格,影响社会交往,做出极端行为等。所以,当宝宝有了嫉妒行为后,很多妈妈会非常着急,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小心态就这么坏,长大了怎么好呢?
其实,妈妈不用着急,在孩子的世界,嫉妒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活动,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多坏的影响,更不能说明宝宝天性品质坏。但是,妈妈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处于人格建构中的宝宝来讲,嫉妒习惯了,就会被吸纳为重要的人格成分,对心理发展相当不利。
如果嫉妒心过强,会影响宝宝的人际交往。宝宝嫉妒别人了,觉得别人夺走了自己应该获得的夸奖、荣誉、爱,对别人就不再友善、热情,甚至态度恶劣,这样,势必会失去别人的友谊。宝宝嫉妒的对象越多,关系不好的对象也越多。逐渐地,宝宝便陷自己于孤立的境遇,失去了交往人群,宝宝的性格形成、人格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妈妈想办法帮助宝宝减少、调试嫉妒心理,对宝宝的成长来说,绝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减少、改变嫉妒心理
妈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帮助宝宝疏导嫉妒心,培养宝宝接纳的性格。
1.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
如果宝宝的心中树立了“在这个世界上妈妈最爱我”、“无论什么时候怎么样妈妈都爱我”的自信,那么,宝宝既能与妈妈关系亲密,也能面对和妈妈的分离,更能坦然接受妈妈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别的宝宝的评价。
听不得妈妈夸奖别的宝宝,是因为自身安全感不足,想以自己的反抗或者表现来证明自己是足够值得关注的,要赢得妈妈对自己的关注。
所以,为了防止宝宝嫉妒,妈妈平时要多关爱宝宝,满足宝宝的情感依恋,不要当着自己宝宝的面夸奖别的宝宝,即使夸奖,也要先夸夸自己的宝宝。妈妈要经常向宝宝表达爱:“爸爸妈妈爱你,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最爱你”、“做错事,改正了就是好宝宝,妈妈很爱你”。
当妈妈的爱与宝宝相连接的时候,宝宝的自我价值感就会以自我实现为导向,而不是以讨好妈妈、讨好别人、向别人证明自己为导向了。宝宝有了这样的心理品质,就不会在妈妈夸奖别人的时候做一些“是不是我不好”、“是不是我不够优秀”的猜想,从而产生嫉妒心理了。
2.发展内省智能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宝宝开始学着比高比低、比好比坏,通过比较他们可以建立起参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这种比较是宝宝认识自我的途径,宝宝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会成为他行动的促进力,但也不可避免地会滋生嫉妒心理。
当宝宝有嫉妒心理的时候,妈妈先要接纳这种心理,宝宝才能接纳这种情绪,然后才能反思自己这种做法不妥当,才能建立正确的做事方法。妈妈帮助宝宝提高了自我认知水平,发展了内省智能,宝宝就不容易产生非理智的嫉妒情绪了。
内省智能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自己有相当的了解,意识到自己的内在情绪、意向、动机、脾气和欲求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即使还是两三岁的小宝宝,只要内省智能获得了发展,他们也能察觉自身的优缺点。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如果宝宝有了自省能力,就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恰如其分地评判自己的对错,不断寻找自身的差距,使得努力方向明确化。一个人只有不断自省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才能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自己。
妈妈要告诉宝宝,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见到别人的长处没有必要嫉妒。随着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宝宝排解嫉妒心理的能力也会增强,他会知道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也就能坦然面对他人的优点了。
3.多参加竞赛
竞赛,是实力的较量。宝宝可以玩的竞技游戏有很多,比如牌类、棋类、运动项目类、算术类等。宝宝在竞赛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成功与失败交织的矛盾感受,经历舒服与不舒服的矛盾冲突后,宝宝就能以“胜败乃兵家常事”、“有输有赢”等思路来调解心理了。
宝宝的心理调节能力有限,很需要妈妈的引导。当宝宝失败的时候,妈妈可以开导宝宝:“输了,只说明你这个较差,你还有很多强项啊!”以强项鼓励宝宝,宝宝不容易滋生自卑心理,就不会嫉妒。当宝宝赢了的时候,有可能看不起输了的小伙伴,妈妈可以这样提示宝宝:“宝宝赢了,只说明宝宝努力学习了!这个比较成功!”这样,会使得宝宝既有自信,又不会盲目自信,觉得自己就是个天才,什么都行。当别人比他行的时候,他就不会虚荣心受挫,就不会滋生嫉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