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在地板上玩积木,妈妈和朋友在聊天。朋友对妈妈说:“小艾米挺乖的啊。”妈妈说:“才不是呢。她现在自个儿在玩,不亦乐乎,也很投入。如果不玩游戏,她就老黏着人,可烦呢。有的时候还闹觉。睡觉前可折磨人了。”
朋友蹲下来看小艾米投入地玩游戏,只见她想要把各种形状的积木放进积木盒里。方的积木要从圆的孔里塞进去,小艾米怎么塞也塞不进去。朋友看着好玩,就跟小艾米说:“从这里放进去就可以啦。”但是小艾米很不配合,一副自己能行的自信表情。
妈妈说:“小艾米玩游戏的时候,一般喜欢你和她一起玩,但不喜欢别人教她怎么做,都是自己来,很冲人的。这会儿你和她熟悉了,看看她愿不愿意跟你一起玩。”于是朋友就说:“小艾米,给阿姨玩玩好不好?”艾米很听话地把积木让给了阿姨,自己在一旁看着阿姨把一个个积木放进孔里。
不少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苦恼,就是觉得自己的孩子缺乏自信。自信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自我设置障碍,寻找借口,不让自己作出努力来改变不利的现状。而有自信的孩子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会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也能争取到更好的成绩。
尽管父母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自信满满,但是他们可能没意识到,正是自己扼杀了孩子的自信。例如,在公园里玩的时候,孩子的鞋带松了,本来孩子想自己系鞋带,但是妈妈却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的机会,不是觉得孩子系不上,就是嫌孩子系得不好看。
还有一些时候,父母总习惯用自己的标准来打扮、要求孩子,这也会让孩子的自信削弱。比如,带孩子出门,孩子特别想要穿她喜欢的那双鞋,可是妈妈偏偏说:“我们不穿那双鞋,那双鞋不好看。我们穿这双鞋,这双鞋好看。”结果呢,孩子虽然穿上了妈妈指定的那双鞋,孩子的自信却在无形中受损了。
在孩子要自己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之所以会不假思索地反对和拒绝,是因为他们觉得孩子还小,还没到自己做这个的时候。其实他们不知道给孩子传达的感觉是:你不行,你做这个事情的能力不够。在,父母的影响和改造下,孩子形成了不自信的反应机制。长此以往,以后碰到任何事情,哪怕是孩子能做到的,孩子也会表现出不自信。这时候父母再想去弥补,去改变孩子,使他重获自信,就很难了。
因而,在家庭生活中,任何小事情都不容忽视,否则本来能建立孩子自信的事情,因为处理不得当,反而削弱了孩子的自信。因此,在点滴的生活事件中,父母千万别亲手将自己的孩子变得不自信。
培养孩子的自信,父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扭转自己的观点。孩子的自信是在不断成功的过程中积累和壮大的。虽然失败也会对孩子的自信产生影响,但失败后的成功对孩子自信的建立更为有效。事实上,最可怕的是不作为——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孩子怎么能建立自信呢?
观看老鹰是怎样训练小鹰飞行的,可以为很多父母提供借鉴意义。稚嫩的小鹰也害怕飞行,也不敢尝试,但老鹰每次都是将小鹰赶出鹰巢,让小鹰在悬崖上跌跌撞撞,在气流中打转迷失方向。小鹰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自信坚强起来,并最终成为飞翔高手。
在亲子教育中,当听到孩子自告奋勇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而不是越俎代庖,帮孩子做那些事情。帮孩子做事实际上不是在帮孩子,而是在害孩子,让孩子永远都无法在锻炼中建立自信,获得自信。想想看,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因而,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自信心至关重要。适当的评价和及时的放手,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棒”,孩子就能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形成自信。反之,经常受到父母的否定,经常听到“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变得愈发不自信起来。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以从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做起,多对孩子说“你真棒”,孩子的自信自然水涨船高。比如孩子自己要穿衣服,你就应该让他自己穿,哪怕花的时间长点儿,哪怕孩子扣错了纽扣。千万别说“我让你别自己穿,你就不听,爱逞能“,而应该说“你已经长大了,是应该自己穿衣服了”。
同样,当孩子试着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时,父母应避免用语言和行动打击他。父母应该把事和人分开,做一件事失败,并不意味着孩子的能力不够,只不过是因为孩子还没有熟练地掌握技巧而已。一定要让孩子相信:一旦掌握技巧,他就能把事情做好。
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会更快地建立孩子的自信。因此,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千万别让孩子一开始就做难度很高的事情,经历屡做屡败的过程。如果让孩子总是经历失败,那对孩子的自信肯定会有很坏的影响。人的局限很多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心理设定。如果孩子有太多失败的阴影,他就很难取得突破。
没有自信,人生就失败了一半。孩子有多自信,其实是父母说了算。事事包办的父母和适时放手的父母,他们孩子的自信肯定是截然不同的。而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可能与父母自信与否也息息相关。所以,在培养孩子自信的同时,父母应该让自己表现得更自信。只有父母自己自信满满,才能培养出自信满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