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父母该分阶段教孩子学礼貌

    对于婴幼儿来说,教授她礼貌课程无疑是对牛弹琴。即使当孩子开始学说话了,能够在父母的提示下说出“谢谢”、“再见”之类的礼貌用语,也并不意味就明白这些话语的含义,孩子只是在完成父母的指令而已。所以父母可以根据年龄特点来提示她学习礼貌。

 

    第一阶段:言传身教

    适合年龄段:出生至2岁

    问::1岁多的女儿长得很可爱,可就是当别人给她吃东西时,她只会拿了往嘴里塞。如何才能教会孩子懂谦让和感谢呢?

    答::对于婴幼儿来说,教授她礼貌课程无疑是对牛弹琴。即使当孩子开始学说话了,能够在父母的提示下说出“谢谢”、“再见”之类的礼貌用语,也并不意味就明白这些话语的含义,孩子只是在完成父母的指令而已。

    提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譬如走路、说话、吃饭、穿衣、游戏等,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因此,父母可通过亲身示范的方法,教会孩子懂礼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孩子一时不理解“尊敬”、“谦让”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只要父母每天都用尊敬、谦让的态度对待别人,孩子就会注意进行模仿,这些都是孩子今后形成良好家教的基础。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提示孩子一些小动作:如在进门时和奶奶抱一抱;在大人接电话时安静5分钟。当孩子按要求做到了,父母应给予充分的表扬,让孩子知道这样做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和赞赏。

    第二阶段:明确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适合年龄段:2岁至4岁

    问:3岁的儿子不喜欢叫人,甚至见了幼儿园老师也不愿喊“老师”,有时只是“嗨”一声,就想混过去。该如何教会孩子和别人打招呼?

    答:临近3岁的孩子应该能掌握一些基本礼貌了,譬如看着客人说“你好”,需要别人帮助时会加上“请”,并学会与小朋友分享玩具。不过,这个阶段也正是孩子形成自我意识的时候,他开始会发脾气、顶嘴、抢话甚至争吵,父母对此不必太在意,这是两三岁的孩子都会经历的过程。如果父母能坚持正确引导,等孩子长到快4岁时,他会明白“善良”、“诚实”、“礼貌”、“尊敬”都是美德。

    提示:要明确告诉三四岁的孩子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并用他能听懂的简单语言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和“该怎样做”。譬如,在幼儿园门口遇见老师时,如果孩子“嗨”一声就想敷衍过去,父母就该叫住孩子,鼓励他认认真真地说声:“老师,早上好!”并告诉孩子,正式的问候和随便打个招呼带给别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第三阶段: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

    适合年龄段:4岁至5岁

    问:儿子在外总是口无遮拦,经常冲着别人说不知是从哪里听来的不文明的话,有几次弄得在场的父母很尴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答:按理说,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礼仪了,如尊敬地称呼别人,礼貌地道别,犯了错误请求别人谅解,得到帮助表示感谢等。尤其对于上了幼儿园的孩子,应该学习收拾课桌椅或帮父母做些简单的家务。5岁的孩子,开始能够理解“同情”的意义,在行为举止上会越来越像个小大人。

    提示:当孩子不够礼貌时,父母应适当暗示他改正,应该在对孩子强化“礼貌”概念的同时,告诉他每种礼节背后的道理。要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可以带给别人快乐也可能会伤害他人。

    当听到孩子说出不礼貌的话,父母应与孩子好好聊一聊,告诉他,如果他不明白一些词语的含义,在说出来之前应先问问父母,而不应该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以免伤害对方。

    此外,可以利用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提示孩子写一个贺卡,或打一个电话,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熟悉一些规范的礼貌用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父母该分阶段教孩子学礼貌  礼貌  礼貌词条  父母  父母词条  阶段  阶段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少年行为

 如何对付两岁孩子的要求

 外孙女澜澜刚满两岁,身高90厘米,体重15公斤,据医生说均“超标”,智力发展也不错,尤其是口头语言进步很快,说话积极性高,不但会说的词汇多而且非常有艺术性:什...(展开)

少年行为

 父母言行对孩子个性的影响

 孩子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常以父母为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征。婴幼儿对父母的态度特别敏感,父母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孩子的情绪、意志和行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