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洲有一个小国叫危地马拉,是个贫困国家。2009年危地马拉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848美元。美国的和平队经常派自愿者去那里服务。自愿者们与当地居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危地马拉人民提供了医疗、教育、农业生产等很多方面的帮助。可是有的时候自愿者的服务还会超越他们的初衷,为所有的人都带来不同反响的体验。
美国的媒体上曾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危地马拉的格拉纳多斯有个小村庄,村里有一个看似普通的小学校舍。在环绕四周的简易房中间,小学校宽大明亮的玻璃窗和橘黄色的外墙显得格外得醒目。不过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建筑,而是美国和平队队员劳拉愠祓纳和孩子们亲手搭建起来的。现在它已经成了一个保护环境的样板。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劳拉来到危地马拉以后,发现那里到处都是废弃的塑料瓶和各种不可降解的垃圾,却没有一个回收的办法。劳拉还注意到她服务的那个村庄里小学校舍只有屋顶却没有四壁,不管天气好坏,孩子们都要在四面透风的教室里上课。于是劳拉就想利用回收的塑料瓶来做点儿什么。她发动了村里的大人和孩子四处收集塑料瓶和塑料袋,再组织他们把塑料袋填充到塑料瓶里去。瓶子收集得多了以后,他们就用铁丝网把瓶子一点一点垒放起来,做成四面墙壁,然后抹上水泥涂上油漆。就这样一个色彩鲜艳、轻巧坚固的校舍便建成了。
这样一间教室一共用掉了6000个塑料瓶,及自愿者和当地居民几千个小时的时间。看着孩子们快乐的笑脸,听他们在新建的校舍里朗朗的读书声,劳拉觉得开心极了。因为她不仅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真正的教室,更重要的是给当地的村民和孩子们创造了一个体验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机会。
这个故事使我联想起中国的环保现状。中国的人口是危地马拉人口的一百倍,由此推算中国人消耗的能源和制造的环保垃圾至少也是危地马拉这个小国的一百倍。那么,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紧迫性应该也是危地马拉的一百倍。
的确,走遍中国,只要有人口流动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对环境的破坏。就说废弃的瓶瓶罐罐和塑料袋吧,无论是在铁路沿线,还是街道两旁;无论是在江河湖海的岸边,还是水里;无论是在树梢上石缝里,还是居民住宅四周;无论是在行人如窒的公园里,还是荒无人烟的山野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被人丢弃的饮料罐、塑料瓶和塑料袋,捡不胜捡。
有报道说,在中国仅瓶装水消耗量一项,在过去的十年中就翻了一番。现在的中国人每年要消耗210亿升瓶装水,假如按每升水可灌4瓶水来计算,仅瓶装水一项,每年就会产生840亿个塑料水瓶。
更糟糕的是塑料瓶装饮料仅占中国人所消耗的各类饮料的30%,另外的那70%包括了金属罐、玻璃瓶还有纸罐,大多数也都属于非降解性,或者低降解度的材料。
如果我们粗略推算一下,就会发现在中国每年仅因为饮料类产品而产生的环保垃圾总数就不止2520亿了。可想而知,如果没有相应的回收机制,用不了多久,属于中国的那片地球就可能被这些不可降解的垃圾所埋没。
自从1970年美国发起“地球日”运动,40年了,每年的4月22日这一天,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会做各种各样与环保有关的事,以表达自己为保护地球而努力的心愿。
从1991年开始,中国也开始参与了这个保护地球家园的国际化运动。可是地球这个已经快被人类消耗殆尽;已经异常脆弱的星球,她需要的不是一年一天,而是一年365天不间断的保护。
好在现如今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些中国人的生活宗旨,尤其是在中国的大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可以说是越来越强了。中国有14亿人口,而在地球上生存的共有60亿人。只有当地球村的每一个村民都懂得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自愿从我做起时,重新拥有一个健康的地球,才会成为可能。
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家长们都有责任,也完全可以胜任,从小教育孩子,并利用身边的每一个机会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珍惜属于他们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