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成发现,女人对人生,对生活,对生命是不存在大困惑的。察凡大困惑者,无一例外全是男人。古往今来,一样的。
孔子说他四十而不惑,让我们知道了,他在四十岁以前,是困惑着的。在困惑中,他走游列国,作《春秋》,释《周易》,读《诗》、《礼》,教弟子。他经历啥大事件达到不惑的,福成猜想,大概在遇到南子之后罢。那是孔子的一场艳遇,让他不惑。
周迅版南子(《孔子》剧照)
释迦牟尼大概在二十九岁以前,见病人、老人和亡者,对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困惑,所谓信仰危机啊。于是他放下王子身分与妻室,去求道寻解脱。二十九岁,得悟真理,进入不惑境界。
老聃出函谷关那年,大约五十来岁。这个年龄福成很怀疑,但又找不出史料,证明他是在四十来岁离开周室,西出函谷的。《道德经》作于他出关时,以五十论,他得道的年龄不会迟于四十岁。这即是说,老子在四十岁以前,是困惑着的,面临周室的试微,他困惑极了。
好了,古今中外,你找不到一位女性,因为心存大困惑而成为哲学家或宗教领袖。虽然,信教的妇女是很多的,她们在宗教中寻找解脱的,不是形而上的灵魂,至多是情感层面的危机了。
女人是一个不乏智慧的性别。许多女人的智慧比我们男人强了许多。但是,人类文明史中的智者,其中的一类是由男人充当的。这个事实,还是让我们吃惊不小。何也?
福成以为,就人生而言,无大困惑,是得不到大智慧的。
女性,这是一个更接近自然的性别,她们与大自然的亲和力,她们对生活的踏实态度,是我们男性无法比拟的。女人是面向大地的,而男人则常常是遥望蓝天。有意味的是,在庞贝遗址中,面对火山突发的灾难,女人拥抱着大地,而男人则双手伸向天空。
踏踏实实地生活着,人不易困惑。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女人的生育。女人生孩子,这一为人类繁延所背负的“苦难”,让她们不再困惑于形而上的问题。生过孩子的女人,她们扶养孩子付出的爱,填补了她们灵魂上的空虚。因此女人天性就知道,天堂即是大地,而男人们不信。
有趣的是,不生孩子的知识女性,往往喜欢探讨一点儿哲学问题。对此,福成不知该说点儿什么。女人,离哲学远一点儿好,还是近一点儿好?走过许多路,迈过千座桥,你就知道了。
其实,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脚踏实地生活着,这比起哲学来要重要得多。祝愿女人这一伟大的性别,永远无惑;我们男人呢,都向女人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