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年前,我接手过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班级,全班29人,竟有15人是单亲家庭,我在心里称之为“单亲之班”。
这15人,除了一人是母亲病故,一人是父亲因车祸去世外,其余均为父母离异。
而无论是判给父亲,还是判给母亲,这些孩子都是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父亲或是母亲都在外打工。其中还有一个孩子的母亲改嫁他人,但并没有带上她,男方不要。
或许是因为小,这些孩子并未感到自己与别的孩子不同,一样地快乐玩耍。
这当然是好事,但他们缺少家教,成绩都不好,而且十分调皮,有几个甚至桀骜不驯,其中有一个女孩子很野蛮,破坏桌凳,爬墙头,不值日,骂人,打人,拿砖头砸人,还对抗批评,甚至逃学。
这些虽然令我生气,但一想到他们缺爹少妈,又不由得心生怜悯。
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次写作文,要求写一件爸爸或妈妈对自己关爱的事,我考虑到了班级特殊情况,准备扩大范围,但还没等我说,有个孩子就叫道:“老师,我能不能写奶奶?”
我点头,心里酸酸的,然后说范围扩大到所有亲人,包括朋友。
直到今天,我仍忘不了这个班级,而后来虽然再没出现过这样的单亲之班,但单亲的学生却从未断过,每一个想想都觉得可悲。
2:
可悲的何止是孩子,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后来教过这样一个单亲孩子,从来不做家庭作业,我找到他奶奶了解情况。
他奶奶听了我的来意,先是有些难为情,一脸的歉疚,然后就对我说孩子父母的情况,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大骂儿媳无情、儿子无用,离婚了谁也不管孩子的事,从三岁就撂给自己,想想孩子可怜,就有些娇惯,现在也想管,却管不了了。
说到最后,她竟掉下泪来,哭自己是上辈子造了孽,只能听天由命,孩子学什么样随他去吧。
我听着心酸,但也只能安慰几句,让她尽量约束一下孩子。
那孩子还是不做家庭作业,我只好让其中午到办公室补上。
3:
上拖累父母,下祸害子女,这就是失败婚姻造的孽。
作为失败婚姻的当事者,固然是非常不幸的,但为曾经的错误选择承受这种不幸,也算是一种理所应当。
可是父母呢?子女呢?他们跟着一起承受不幸,而且遭了更大的罪,谁能说出这是凭什么?他们难道不是无辜的吗?
所以对于婚姻,实在应该谨慎,而且怎么谨慎都不为过。要谨慎地结婚,更要谨慎地离婚。
4:
举个民国才女林徽因的例子吧。林徽因在结婚前有三个人在追求她,一个是著名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建筑学家、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一个是哲学家金岳霖。三人都是才华横溢,皆可谓人中龙凤。
优中选优是容易选花眼的,需要足够的理性与智慧。不过林徽因冰雪聪明,把三个人看得非常准。
她觉得徐志摩是个诗人,太浪漫,太飘忽,变化难测;金岳霖整天埋头搞哲学,又太古板,太沉闷,有些偏执;而梁思成是搞建筑的,实诚稳重,又不失趣味。
所以她最终选择了梁思成,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对的,两人婚后生活非常和谐、幸福。
而事实证明,徐志摩确实是个感情不专一的人;金岳霖也确实很偏执,只是这个偏执也是因为她——终身未娶。
5:
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3年起到2019年,离婚率每年都在上升。
而北京一中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一年内办理的离婚案件中,有近一半为80后,离婚年轻化趋势明显。而离婚原因前三个分别是:一方出轨、家庭暴力和性格不合。
这三种情况实质都是婚前择偶上的失误,而如果婚前谨慎,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感情是否专一,性格是否合得来,是否有暴力倾向,都是能够观察出来或是间接了解到的。
一个人再会隐藏,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地隐藏;即使瞒住一部分人,也不可能瞒住身边的所有人。所以谨慎选择,成功婚姻是可以保证的。
6:
为什么说离婚更要谨慎呢?因为很多离婚都是一时的冲动,并没有充分考虑。
婚姻问题专家温格·朱莉有一本书,叫《幸福婚姻法则》,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即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婚姻,也有200次想离婚念头,与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
这样说固然有些夸张,但却表明一个事实,婚姻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人们眼中的幸福婚姻,并不一定都是风调雨顺的。
什么是好的婚姻?有人这样说:好的婚姻就是有一千次离婚的冲动,却还有一万个留下来的理由。
当婚姻出现问题时,不能光想着个人的解脱,这样未免太自私,而应该想想有没有必须留下的理由。
而其实理由根本不要一万个, 只要想到孩子,这一个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