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老年生活可以“糙”一些

■老年人运动要合理安排内容和时间。郑金汉摄

很多老人向往精致美好的晚年生活,饮食和生活都精打细算,结果让自己疲惫不堪。其实,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不需要样样精致,事事细致。老人本身体力就有限,日子过得“糙”一些,反而更容易收获健康和幸福。

文/高峰

饮食

糙米杂粮防得病

研究显示,吃一碗白米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比两罐含糖饮料还要多,每天多吃一碗,患糖尿病风险提升11%,而在白饭中加入20%的糙米,患糖尿病风险则降低16%。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上述研究并不是要一棍子打死白米饭,而是提示大家饮食注意粗细搭配。

近年来,国人主食的摄入量在下降,油脂的摄入量却在上升,膳食纤维的摄入水平低下,这种饮食结构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结直肠癌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因此,应在保证主食摄入量达标基础上,力求食物多样化。

谷类为主是理想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应该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克-100克。

其实,健康饮食“糙一些”还包括在遵循饮食原则的基础上的灵活运用,不要过于纠结一天饮食多样的精确达标,重要的是有健康意识,顺其自然就好。

运动

确定目标量力行

很多老人选择运动方式时太过小心,早起晨练嫌空气不好,力量训练又怕拉伤肌肉,以至于最终放弃锻炼。事实上,科学锻炼是一种理念,运动时只要掌握科学的锻炼姿势,运动前先热身,合理安排运动、休息时间,保证在身体可承受范围内,就能够将运动伤害最小化。

需注意的是,有慢性病的老人,还是要少登山、爬楼梯,以减少膝盖磨损。设立运动目标的同时,大家不妨记住运动口诀:

运动不忘写日记,

随身携带计步器,

练完别忘静坐息,

找些伙伴一起去,

适时奖励夸自己。

心理

大大咧咧不较真

心思缜密的林黛玉固然招人垂怜,但太过敏感也为其平添不少痛苦,难以察觉生活的美好,结果疾病缠身,最终郁郁而亡。

现实生活中,过于敏感地捕捉人际交往中传播的信号,很容易误读他人信息、表情、行为,为一些并不真实存在的问题而忧心忡忡,给自己带来各种精神压力。因此,不妨让心粗糙一点,大度一些,宽容一些,释然一些,淡然一些,随和待人,大度待事,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工作生活中面对难题,要有所侧重,以解决问题为首要目标,而不必过分纠结于是否得罪人,引起他人不快。

2.觉察自己常反省。过分关注琐事,遇事斤斤计较、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往往都是内心敏感的表现。常提醒自己感知这些行为,才能有意识改变自身。

3.学会放下不较真。心理“糙一些”的人往往更能从整体角度把握事物,不局限于当下。学会接受、面对、表达、处理、放下,面对现实,通过自我表达调节心理,积极处理,学会放下,才能不较真。

疾病

重视预防不过虑

有些人健康知识了解得越多,越不开心。重视疾病防控非常重要,但如果太过重视而造成心理负担就得不偿失。例如,有些老人血压稍高就慌不择路,增药求医,结果血压迟迟不降。其实,老人血压只要稳定在90-140毫米汞柱之间,不高于150毫米汞柱就算正常。每天做好记录,发现血压偏高后先排除喝酒、睡眠差等因素,监测几次仍偏高后科学就医即可。

有些糖尿病患者不吃所有含糖食物,结果造成低血糖。其实,只要坚持吃动平衡,糖尿病患者每天的零食中糖摄入不超过30克即可,1个苹果、9颗葡萄、15个草莓、1个芒果、1碗小番茄等的含糖量大约都在15克左右。

环境

干净随性更省心

一项研究发现,桌子乱的人比桌子整洁的人创造力平均高出50%。环境因素会影响人的行为,整洁环境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杂乱的环境也可能激发创造性。

老年人在保证基本清洁的基础上,按照自身习惯及生活方式来安排环境更能带给人幸福感。刻意整理周围环境,营造某种氛围,既耗费时间,又消耗精力。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需要样样精致,事事细致。老人本身体力就有限,粗糙一些,随意一些,自己省心省力,生活也会更有滋有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老年生活可以“糙”一些  老年生活  老年生活词条  一些  一些词条  可以  可以词条  
养老

 老人心理变异的有哪几种类型

  老年人心理变异常常是脑溢血、脑血栓、心肌梗塞等老年性身体疾病的始动因素,同时也很容易导致老年性精神疾病。另外,出现心理变异的老年人,在待人处事的过程中往往会...(展开)

养老

 大智若愚并非依靠运气行事

 锋芒毕露的精明与假装糊涂的大智慧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当我们斤斤计较众多小事时,总是会因绊脚的石子而苦恼,而大智若愚者却会将石子踢到一边,眼中早已收获了众多美丽的...(展开)

养老

 中年人养生有7大禁忌

  人过中年日过午。虽说中年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但身体却不自觉地走起了下坡路。许多所谓老年病不是到了老年才发病,而大多发生在中年,只不过早期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