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预防菌痢的方法有哪些
细菌性痢疾是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得病的途径是“粪—口”传播,就是吃了带有痢疾杆菌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或饮料而引起的。因此,为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必须注意饮食卫生。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活)中毒性及脑病。此病常年散发,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
发病症状:
普通型的细菌性痢疾起病急,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中有脓血、黏液,量少,里急后重。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2—7岁儿童,可突然高热,很快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如惊厥、昏睡、昏迷。老年人则可出现中毒性循环衰竭,如四肢厥冷、发绀、脉搏快而弱。可无明显的肠道表现如腹痛腹泻等。中毒型菌痢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致死原因,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细菌性痢疾是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得病的途径是“粪—口”传播,就是吃了带有痢疾杆菌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或饮料而引起的。因此,为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必须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食品必须新鲜,不吃变质、腐烂、过夜的食物,存放在冰箱的熟食和生食不能过久,熟食应再次加热。生吃的食品及水果要清洗干净,最好再用开水洗烫。
特别要注意的是冷饮在细菌性痢疾的传播中有重要作用。夏季不让孩子吃冷饮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注意购买品牌优良的产品,不要喝小摊上的`饮料。在马路上吃冰棍和冰淇淋是极不卫生的,特别是风大时,落在冰棍上的尘灰常都带有病菌。
苍蝇是传播痢疾的媒介。苍蝇性喜栖息在脏物上,脚上沾满成千上万的病菌,可将病菌带到食物、餐具、物体上。当孩子吃了这些食品,手接触了被污染的物体,都可以感染上痢疾。在预防肠道传染病方面,手的清洁卫生应该重视。由手将病菌带入口内也是孩子得痢疾的主要途径。因此,便后饭前要彻底清洗双手,改掉吃手指的不良习惯。
有些孩子得痢疾是由家里人传染的。有时大人得了痢疾,症状比较轻,仅有腹泻,没有注意大便的性状,未能及早发现,往往成为传染的来源。还须注意对痢疾患儿的粪便消毒,1%粉溶液或沸水消毒后才倒入便池,更不能随地大小便。
病因通过消化道传播,菌痢病人和带菌者都是本病的传染源,痢疾杆菌可通过食物、水、生活接触和媒介苍蝇等途径传播,菌痢的预防应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同时还要做好传染源管理工作和保护容易感染人群的宣传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厕、管理饮食及消灭苍蝇),不吃不冷卫生的生冷饮食、不洁的瓜果、腐败变质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其次要及时发现、隔离和彻底治疗病人,对病人的排泄物和用品应该立即消毒处理。对疫源地,无论是病房还是家庭都应该及时进行消毒。饮食业、食堂、托儿所等地方工作人员,每月进行应该定期做好一次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
至今尚无预防细菌性痢疾的菌苗。因为痢疾杆菌的型别较多,难以制成多型混合菌苗。另外,患痢疾后产生的免疫力持续时间也不长,仅数月而己。所以,采用预防接种的办法没有多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