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腹泻是宝宝最易患上的儿科疾病之一,生活当中几乎每个宝宝都不止一次的拉过肚子。那么,宝宝腹泻拉水怎么办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宝宝腹泻的相关内容。
其实妈妈们也不必过于惊慌,小儿腹泻病是2岁以下的幼儿常见高发病,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对于夏季和秋季妈妈们要多宝宝的饮食方面,如果宝宝腹泻很严重的话就要去医院去看看了。
宝宝腹泻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治疗的不及时也是很危险的,很容易照成宝宝的死亡。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泻所导致的身体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紊乱,所以,妈妈要知道的家居护理知识有一下方面:
大多数妈妈看到宝宝腹泻了,就马上带宝宝去医院。这个也要看宝宝的"腹泻情况是怎么样的,其实,宝宝在腹泻一开始时,多为轻度脱水。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全可在家里进行治疗。这样既及时又方便,还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宝宝恢复病情很有利处。
那么,妈咪首先要做的是判断宝宝是否是轻度脱水,判断好了以后确定是轻度的妈妈就不需要那么着急了,轻度脱水的宝宝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时要少,颜色发黄,宝宝爱哭比较烦躁,这几种就属于是轻度范围之内的了。
有几种治疗腹泻的补液,妈妈可从以下几种补液方法中选择一种:用自制的糖盐水补液,即在5000毫升的温开水中加入1.75克精食盐和10克白糖,1.75克精食盐相当于啤酒瓶盖的一半,10克白糖相当于2小勺;用自制的米汤加盐液体补液,即在500毫升温开水加入1.75克的精食盐;用医生给开出来的ors(口服补液盐)补液,ors补液盐是已配好的干粉,使用时按说明书配成液体即可。
然后,在最开始的4小时里,根据宝宝的每公斤体重给予20—40毫升液体。给宝宝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小贴士:宝宝腹泻拉水怎么办啊,以上已经对着个问题有了很好的解释,情况严重的腹泻可以自制补液给宝宝喝,情况已经比较严重的情况那就马上去医院治疗不要耽误病情,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为妈妈们分忧解难题。
(1)继续母乳喂养。如果腹泻1周后没有好转,或者出现乳糖不耐受的可疑临床表现,建议暂时转用无乳糖配方奶喂养,持续到腹泻症状缓1-2周后,再回复到原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婴儿应调整饮食,小于6个月婴儿改用无乳糖婴儿配方粉喂养,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餐次,以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大于6个月的婴儿奶类食物建议以无乳糖婴儿配方粉替代,其他食物可继续喂养患儿平时已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条、鱼末、肉末、新鲜果汁等),但应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且不应添加新的辅食。
(3)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应采用去乳糖饮食,可采用无乳糖婴儿配方粉。腹泻期间,宝宝肠粘膜受损至乳糖酶分泌量减少,使消化乳糖的能力降低甚至丧失,此时若摄入大量含乳糖的食物,可能使腹泻加重。而普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大量乳糖,所以不适合腹泻宝宝的喂养。如圣元无乳糖婴儿配方粉,采用麦芽糊精替代乳糖供能,并可降低渗透压,在不增加肠道消化吸收负荷的前提下,保证腹泻期患儿的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帮助减轻病情,促进康复。
(4)有些患儿在应用无乳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时,需考虑蛋白质过敏(如牛奶或大豆蛋白过敏)的可能性,应明确过敏原因,回避过敏原。
1、提倡母乳喂养:由于母乳中含有一种称为分泌性IgA(SigA)的免疫性物质,对保持和增强消化道局部的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也就是使消化道具备强有力的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能力,保证孩子消化道的机能健全,不易发生腹泻病及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可以说,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健康食品。母乳喂养对生后4-6个月的宝宝及孩子的第一个夏天尤其重要,并应注意避免在夏天给孩子断奶。
2、为防止孩子发生腹泻,食品及食具的卫生相当重要。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孩子,应注意饮食卫生及水源卫生。保证食品制作过程的清洁卫生;所用的食具必须每天煮沸消毒一次,每次喂食前还应用开水烫洗。清除了食具上附着的病原微生物,孩子就会少得腹泻病了。
3、要科学喂养,积极防治营养不良。因为营养不良的幼儿其消化吸收能力和免疫力都会相对较弱,容易发生腹泻等疾病。
4、在宝宝的腹泻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的。宝宝的胃肠道比柔弱,其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孩子在添加辅食时都应持慎重态度。注意一要按时添加;二要作到添加一种食品时遵守“从少到多”的原则;还要避免同时添加几种食品。这样就可有效防止因喂养不当造成的腹泻。
5、宝宝消化道原本娇嫩,患病(如发热、呼吸道感染、食欲不振等)时消化功能明显减低,在喂食过程中,应减少奶或食物的量,稍大的孩子则应给予容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物,切忌生冷油腻之品。
6、感染性腹泻如大肠杆菌、伤寒、副伤寒或轮状病毒腹泻的患儿、除医生给予必的药物治疗外,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家庭中的消毒、隔离,以免传给他人。消毒时可采用消毒剂—新消净擦拭桌面、地面或洗涤患儿接触的用具、玩具等。
7、积极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要洗烫,堵住“病从口入”这一致病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