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宝宝学会分享
但是难免会发生因为争抢玩具闹得不欢而散的局面,要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是每个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父母是很慷慨热情的,孩子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分享的人。但是如果父母本身是斤斤计较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锱铢必较,虽然不是说绝对,但是这种可能性会比较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总是在模仿中长大,所以身为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这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人在儿童阶段的时候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身边人的行为,而父母是跟孩子接触最多的人,所以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送他去上多好的学校,是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比如说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听到同伴的请求后依然不愿意把玩具让给别人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假装成和孩子同等的身份,去帮助孩子商讨方法,可以跟孩子说,我们一起玩吧,你先玩,等一下给我们玩等等。这样孩子慢慢地就学会了模仿,逐渐就成为自己成功社交的一种经验,孩子的一些自私行为也会得到改善。
有些孩子攻击性比较强,如果遇到孩子争抢玩具怎么办?如果说孩子真的很喜欢自己的洋娃娃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时候,也不能责骂孩子或者是教孩子把玩具藏起来,而是应该用商量的口吻和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自己愿意把玩具让出来给别人玩。
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借,什么是拿?因为许多孩子混淆了借和拿的概念。所以当别的"小朋友要从他那里借玩具的时候他觉得是别人拿走了他的玩具,这样就会产生激烈的冲突。如果说不是很严重情况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介入,让宝宝取得一个平衡点以后知道以后怎么和别人相处。
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很多家长会因为朋友的孩子喜欢自己小孩的玩具,碍于面子就拿给别人,而未经自己小孩子的同意,这样会让孩子非常情绪化和没有安全感,所以要拿走孩子的玩具首先要征得孩子的同意。
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故事里面的人物也是孩子追捧的对象,告诉孩子,如果七个小矮人可以和白雪公主分享房屋,那么小朋友也要学会和自己的朋友分享玩具,这样才会多一份快乐,用故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效果会更好。
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由于认知心理发展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因此东西没有“你的”、“我的”、“我们的”分法。他开始掌握“所有权”(possesiveness)的概念。但是还没有掌握“这个东西”可以和别人一块玩、一块儿用的概念。有时,不仅认为自己的东西真正是他的东西,而且把真正是别人(哥哥、姐姐、同伴)的东西,也会认为是自己的,这就是她看到别人有好玩的或好吃的,甚至会去抢的原因了。有时,她抢别人的玩具是她表现自主和独立的方式,也是她为自己争取权利的一种表示,和大年龄儿童的霸道是不同的。
儿童这种“独享”的概念是正常的,也是日后通往共享(sharing)必经之路。必须让孩子懂得所有,她才能学会分享。分享是拿出“我”的东西和你共用,懂得“所有”比懂得“分享”要早得多。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两岁就懂得“我的”了,但到三四岁有的儿童才学会分享。
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针对较小的孩子来说,太多的道理或许他不能理解,因此通过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教导孩子更适合。而绘本正好适合的年龄较小的孩子,因为它通过美的画面展示了孩子形象直观的心理,《贪婪的小蜜蜂》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却能够让孩子很容易明白了学会分享的重要性。家长在与孩子共读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不仅有利于孩子理解,而且更有利于拓展孩子的发散思维,从而能够让孩子从自我中心阶段发展到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