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乳腺癌请别轻易打破生物钟
熬夜的危害估计谁都了解,但它与乳腺癌的渊源却不一定人人皆知,因熬夜引发乳腺癌的悲剧也并不止苏青一个,只是苏青变本加厉,最终导致癌细胞的大面积转移。
现代人越来越丰富的夜生活与无规律的作息习惯破坏了我们经亿万年进化而形成的内源性日节律——生物钟,研究表明,夜班较多或夜间工作时间较长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有轻度升高。从癌症预后来看,生物节律紊乱者的预后明显不如节律正常者。相比睡眠时间,睡眠节律更为重要。
研究认为,导致乳腺癌发病率升高的罪魁是褪黑激素分泌的减少,褪黑激素由脑部的松果体分泌,其参与调控睡眠、免疫、衰老等多方面的生理活动,且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夜间过度暴露于灯光之下会降低褪黑素分泌,从而增加了癌症的易感性。
另外,基因在其中也起到一定作用。生物钟的功能是通过某些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节律表达来一步步实现的,研究者们发现生物钟基因Per1,Per2在乳腺癌细胞内的表达明显异常。
大多乳腺癌患者PER1蛋白的表达都是降低的,这可能是由于外界干预(节律紊乱)导致其启动子甲基化所导致。而由于PER1蛋白参与DNA损毁修复,因此实验室条件下PER1蛋白的过度表达能够抑制癌细胞系的生长。
目前已知雌激素受体α亚型(ER-α)的表达失控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而PER2蛋白能够与之结合并降低其转录活性及产物水平从而减少癌症的发生。动物实验也表明,Per2基因敲除可导致恶性淋巴瘤的发生。与之相反,若是让Per2基因在癌细胞中异位表达,则癌细胞的生长、分裂会受到抑制,甚至被诱导凋亡。
如何预防乳腺癌
1、拒绝“丁克”及晚育。女性怀孕期间给乳房提供了一个休眠期,此期间体内雄激素水平低,可暂时避免雌激素对乳腺增生的促进作用。
2、不要轻易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绝经症状严重以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患者常常会使用这种治疗方式,研究发现,雌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1.5~2倍。
3、产后坚持母乳喂养。哺乳同怀孕一样,可以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暂时避免雌激素对乳腺的作用。
4、控制体重。成年后体重增加可以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原因是脂肪细胞中所含的芳香化酶可以将体内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促进乳腺增生。
5、健康饮食,不抽烟喝酒,适当运动。
6、40岁以上女性应当每年进行钼靶X线检查或者B超检查。且洗澡时也可进行乳腺自查帮助发现一些早期病变。
不规范按摩催乳可能致癌吗
乳房是女性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但乳腺癌的发病率却不断上升,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
“三八”妇女节,中国医师协会女性肿瘤防治工程组织委员会联合省卫生计生委培训基地直属的浙江仁和健康管理中心,邀请中国乳癌防治专家、女性肿瘤防治工程组委会主任金宗号教授来杭义诊,并纠正了女性关于乳房的几个常见误区,希望能对女性有帮助。
说起乳腺癌的高危因素,金教授用著名的演员陈晓旭来诠释高危人群。
“我很喜欢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可惜这么好的演员,却因为延误治疗,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生命,希望大家不要重蹈覆辙。”金教授说。
“林黛玉”式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忽略自身健康、精神负担重、睡眠不好、生活作息不规律、物质条件好、高蛋白高脂肪饮食。
“有数据统计显示,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是乘飞机失事概率的120倍,乳腺癌是女性的第一杀手,其中女干部、女公务员、女教师和女企业家都是高发职业。”金教授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性早熟和晚婚成为中国女性乳腺癌高发的诱因之一。
女性的乳房发育有其正常规律,包括从青春期发育到生儿育女后的哺乳。“未哺乳的女性乳房只能算发育,只有经历哺乳的女性乳房才真正成熟。”金教授说,国外还有研究表明:修女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
金教授在几年前曾做过一个全国性调查:35岁后生育孩子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比28岁时生育孩子的女性高2.5倍!而性早熟的危害则会变相导致女性晚婚。且女孩性早熟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今后可能会导致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进一步降低。
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在28岁
“现代女性工作压力大,生育年龄被越推越后,我建议女性不要推得太迟,从人类生理改变的角度来看,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8岁,因为此时母乳的营养最全面、生育的孩子最聪明、孕妇患乳腺炎感染的几率最少、乳汁不通的情况也少、更有利于产后恢复。”金教授说,而且这个年龄段生完孩子后,可以快速重返岗位。
针对目前我国放开“单独二孩”的政策,金教授大力支持,他说有研究表明,有两次以上哺乳经历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很低。
“女性最好能在35周岁之前生完孩子,不过中国目前的国情,不利于这个标准的实现。”金教授说,大多数女性大学毕业后就在23至25岁左右了,参加工作进入稳定状态后,都要在30岁左右,所以导致现在的生育年龄大大降低。
“生总比不生好,如果有生二胎的机会,我建议最好能生,而且要自己哺乳。”金教授说。
警惕不规范的按摩催乳
提到哺乳这个问题,金教授很反感催乳师这个职业,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职业。
“医疗系统从来没有催乳师的培养课程,国家也没有将这个列入职业范围,根本就没有行业标准,缺乏监管。”金教授说,他在门诊中,每年都会接诊几例早期乳腺癌转移的病例。
“癌细胞转移一般都是晚期癌症才会发生的情况,怎么早期乳腺癌也会转移?”最后才发现,这些患者之前都进行过催乳按摩或胸部精油按摩等。
金教授表示,适当的乳房按摩可以促进乳汁分泌。但由于没有规范、门槛低,催乳师往往培训不到1个月就能拿到所谓的“资格证书”。一旦按摩没效果就开始用力挤压乳房,就会导致乳腺组织损伤,出现水肿、出血等症状,特别是原本就有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或超早期肿瘤的患者。
“细微的乳腺增生或超早期肿瘤患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患了病,也没有其他症状。”金教授说,当这些女性的乳房被大力挤压时,早期乳腺癌的肿块就可能被“挤碎”,混入血液、淋巴中,难以清除。
”对于乳腺癌的防范,我想说的就是早发现早治疗,陈晓旭这样的悲剧,我希望能越来越少。”金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