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为了拿到准生证,去听了计生部门开办的“优生”讲座。讲课的“专家”推荐了一堆神奇得天花乱坠的保健品。主管部门的“权威”加上“专家”的推荐,准父母们被科学术语砸得晕晕乎乎,乖乖掏出几百上千的钱,抱回那些“专家”嘴里“非吃不可”的保健品。其中最离谱的,大概要数亚麻酸了。
在网上随手一艘,亚麻酸的广告铺天盖地,其功用跟观音菩萨玉净瓶中的圣水也差不了多少。其中,充斥着大量来源不明的“科学表明”,“某某组织推荐”。而对科学证据的引用,更是不乏曲解、篡改、乃至捏造之处。
亚麻酸来自于植物,是构成亚麻油的脂肪酸部分。因为油的不同取决于其中的脂肪酸,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不区分植物油和脂肪酸。从化学结构上来说,它有两种亚型。被推销的那种叫做阿尔法亚麻酸(简称ALA),是一种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
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好几种,通常所说的是EPA和DHA,它们是鱼油的主要成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DHA和EPA的研究非常多。他们对于人体健康的证据也算是比较充分。不过,目前学术领域大家广泛接受的只是他们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它们对于孕妇和胎儿发育的作用,也有一些研究证据支持。不过与心血管健康相比,就还不算充分。美国NIH(国家健康研究院)和国家医学图书馆图书服务中心做出的总结是“不知道在妇女怀孕和哺乳期间补充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婴儿是否有益”。
虽然鱼油也经常被推荐给孕妇,而婴儿奶粉中也经常添加EPA和DHA,主要是因为在通常的补充量下没有发现不良作用,而那些有益的作用“可能真的存在”。但是鱼油也并非“绝对安全”,过多的鱼油可能会导致流血,比如鼻血或者尿血。对于产妇来说,这种凝血困难在分娩的时候是很不利的。所以,哪怕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鱼油,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多多益善的。
因为ALA也具有欧米伽3的化学结构,所以被推测可能也有类似鱼油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可靠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所以广告中列出的那些“看起来很科学”的功能,大多数除了“推测”就是“想象”,偶尔有一点文献支持的,那些研究在学术领域也只是“很初步”的研究。其意义仅在于说明“此功能可能存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脂肪酸在人体内可以转化。如果ALA能够转化成EPA和DHA,那么补充它也就跟补充鱼油一样了。理论上说,ALA确实能够通过特定的生化反应转化成EPA和DHA。这也是亚麻酸推销中经常鼓吹的一点,甚至暗示ALA是EPA和DHA的母体,从而给人ALA“更加有效”的错觉。实际上,已经有不少人研究过ALA转化成EPA和DHA的问题,结论是“转化率很低”,尤其是转化成DHA的比例可以忽略。
亚麻酸自身的“保健作用”是镜花水月,而转化成“保健功能”有科学支持的EPA和DHA的效率又非常低,作为“保健品”存在的意义几乎只剩下心理安慰。更为糟糕的是,大量补充它是否有害都还很难说。检测这样的有害作用不能拿人来做实验,所以我们还不知道人补充了过多的ALA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后果。但是动物实验可以给我们一些线索。而根据动物实验推测,大量地补充亚麻酸会刺激月经出现以及其他激素的分泌,这对于孕妇可能是有害的。
有没有用不好说,有没有害也不清楚,美国NIH和国家医学图书馆的结论是“不推荐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使用亚麻或者亚麻油”。而今年9月出版的《营养与代谢年鉴》(Annals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怀孕和哺乳期间脂肪酸需求的文献综述,结论也是没有证据支持“在正常食谱之外补充ALA”。
广告宣传中还引用国际组织“建议每天摄入1300毫克ALA”来证明每粒1000毫克ALA的保健品是多么必要。其实,即使这个“推荐量”是真的,也完全不意味着需要“亚麻酸保健品”。
许多植物油中含有相当量的ALA,比如大豆油有7-8%,而芥花籽油(也有翻译成“卡罗拉油”)中也有1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每天吃十几克这些油的话,也就相当于一颗“保健品”了。此外,许多绿叶蔬菜中也含有一些ALA。《营养与代谢年鉴》的那篇综述也列出了许多地方的人群通过正常食谱摄入的ALA的量,一般也是一千多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