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感冒”原来是脑炎!湖南省儿童医院提醒:今夏儿童脑炎高发打疫苗防蚊虫是关键
5岁女孩小欣怡患上脑炎,奶奶以为只是一场普通小感冒,耽搁了小孙女的治疗,留下伴随终生的后遗症。今年入夏以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平均每日收治、留院观察的病例高达30~40例,大多是4~13岁的儿童,相比往年,今年儿童脑炎患病率急剧上升。为什么家长会将脑炎误认为是感冒?怎么去辨别?为何今年儿童患脑炎的特别多?怎么有效预防脑炎?
【案例】
5岁小欣怡“感冒”了,留下后遗症
5岁的小欣怡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前段时间,奶奶感冒了,欣怡接着也“感冒”了,只是奶奶吃药后就好了,欣怡却越来越严重。于是奶奶带着欣怡去县里的医院打针,可是打了几天也不见好转,病情反而越来越重。后来小欣怡连说话都变得含糊不清了,还伴有突然抽筋的症状。爷爷奶奶这才慌张地将欣怡送往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经过神经内科医生的专业检查,医生告诉两位老人,欣怡得的并不是普通感冒,而是脑炎。因为发现太晚,现在尽管她已做了两个月的康复治疗,还是不能独立行走,医生担心她会留下肢体瘫痪的后遗症。
【点评一】
孩子出现头痛、重感冒等症状,警惕脑炎“缠身”
今年入夏以来,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了大量的脑炎患儿。在发病早期,绝大部分家长都以为孩子得的是感冒。引起脑炎的细菌或病毒,大多数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内,所以脑炎的早期症状很多与感冒相似,如发热、咳嗽、咽喉痛、头痛和乏力,医生都很难简单辨别。
早期后,脑炎会出现典型病症,如呕吐、嗜睡、抽搐发作、瘫痪等。但有部分患儿表现不典型,仅表现为精神反应不好、想睡觉,或性格改变、脾气怪异等,老人们就更以为孩子是感冒后脾气不好,单纯地认为找个医生打点点滴吃点药就会好。这很容易延误治疗,有的患儿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智力下降等后遗症。
一旦孩子出现发烧、头痛、呕吐、精神不好等,家长切莫忽视,不要擅自买药给孩子吃,一定要到医院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婴儿如果患上脑炎,前囟门没有闭合,囟门增高可以缓解脑内压力,症状更加不明显,没有呕吐,不会说头痛,有时仅仅感冒后哭闹不止或不吃不动,家长们就更要重视了。■陶艳
【点评二】
今年气候异常,诱发脑炎患病率急剧上升
从今年初夏开始,我们就发现,儿童脑炎的患病率明显增多,湖南省儿童医院平均每日收治、留院观察的病例就高达30~40例,大多是4~13岁的儿童。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患病率急剧上升。为什么今年会有这么多孩子被脑炎“侵袭”?
今年春季至初夏的异常气候,是“罪魁祸首”。今年春季至初夏,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连续降雨,导致空气湿度较大,气温多徘徊在20°C左右,导致蚊虫和病毒的大量繁殖,同时温差大,容易导致很多孩子出现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而这些病毒感染的儿童中,有部分则发展为脑炎。
湿热的环境更容易让儿童感冒。由于温度较高,空气湿度大,小儿稍微活动就可能大量出汗,如果家长不及时为孩子更换衣物,孩子就只能面对一个结果:将汗湿的衣物捂干。这样则有可能诱发感冒,这时孩子的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虚而入,使得部分孩子出现脑炎。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脑炎不是绝症,如果能早期诊断并给予足量抗病毒治疗,多数患者是可以治愈的。但如果耽误了治疗,患者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智力下降等后遗症,影响孩子的一生。■吴攀
【支招】
注射疫苗、 防蚊灭蚊……
夏季尤其是7、8、9月,是脑炎的高发季节,其中以乙脑最多见。 乙脑是病毒性脑炎的一种,10岁以下儿童易患,其中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乙脑主要是由蚊子通过叮咬,将猪身上的病毒传播给人导致的,病发的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抽搐、意识障碍。乙脑的危害非常大,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那么,家长们早期怎么预防呢?以下几点很重要。
◎注射疫苗。这是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疫苗的保护率为85%-98%,主要接种6-12月的婴幼儿,初种2次,两次间隔1-2周,接种后2年和6-10周岁时分别加强注射一次,对于初进流行区的病员,按初种方法接种两次,基本能达到预防效果。
但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所有的疫苗并非能确保不患上这种病症,只是减少患病可能性或减轻患病后的严重程度。
◎防蚊、灭蚊。乙脑病毒必须借助蚊子才能传播,宝宝的皮肤娇嫩,易遭到蚊虫的叮咬,在家中,蚊帐和纱窗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使用宝宝专用的灭蚊器,家中的垃圾要及时清理,以免蚊虫滋生。外出时,要尽量穿长衣、长裤,备好驱蚊水和蒲扇,驱赶蚊虫。
◎及时治疗。当被蚊虫叮咬又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发烧等乙脑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乙脑病毒传染后有10~15天的潜伏期,发病前几天没有蚊虫叮咬也不能排除乙脑。及时正规的治疗对挽救生命和减少后遗症十分重要。
■甘路民
小贴士
孩子患乙脑,高烧、抽搐了怎么办?
孩子患乙脑,可能会出现高烧、抽搐等症状,抽搐一般表现为:口吐白沫、口唇发紫、双眼上翻、四肢或者部分肢体僵直抽动。抽搐是急症,一旦孩子出现抽搐,家长要积极处理。
首先要想办法止住抽搐。因为严重抽搐可引起呼吸暂停,缺氧则导致脑损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掐人中、虎口,大部分抽搐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十秒,掐人中后可缓解。如果2分钟内抽搐不能停止,应马上送医院。
其次对症处理。要立即让宝宝侧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果没有咬住舌头,尽量不要用筷子或其他东西去撬口腔,以避免损伤牙齿或口腔黏膜。如果发现咬住舌头,可用纱布、布条包住金属的勺子柄后塞在牙齿中间。立即松开衣物,测量体温,若出现低热,可使用冰块降温贴外敷,高热时加用药物降温,如布洛芬。如果出现呕吐或口中分泌物多,要避免误吸造成窒息,保持侧卧位,适当拍背。
看急诊。家长经过力所能及的急救处理后,要立即将小孩送往最近的医院就诊。这时不要盲目寻求大医院门诊,以免途中耽误病情。如果病情严重还可以拨打120。
需注意的是,抽搐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高热惊厥、颅内感染、癫痫,有时心脏疾病、低血糖等,也会造成抽搐。病情允许后,建议家长到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查清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