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一男子因拒绝和妻子过性生活而被判赔偿妻子1万欧元。与此同时,1/4的中国夫妻一个月却连一次都没有。本应亲密的夫妻关系为何陷入“无性”尴尬?
法新社报道,法国普罗旺斯一家法院日前作出裁决,命令一个拒绝和妻子过性生活达数年的男子赔付妻子1万欧元损失费。法院在判决书中说,“婚姻双方之间的性关系是其互相爱慕的一种表达,是因婚姻而生的义务的一部分”,鉴于该妻子因无性婚姻而遭受痛苦,她应该获得赔偿。
社会学家说,夫妻间如果没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却长达一个月以上没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无性婚姻。无性婚姻也指男女双方在承诺不进行性生活的基础上结成夫妇关系。一些人因种种不可抗力造成性功能丧失,一些人心灵受过重 大创 伤,还有一些人先天无性,此外还有一些人根本对性就不感兴趣,或只是希望组成形式上的婚姻。这样一些人群自愿组成婚姻,也叫无性婚姻。
资料显示:1/4中国夫妻一个月1次都没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潘绥铭教授带领36名研究员,历时一年,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在已婚或同居男女中,每月连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超过1/4(28.7%);在最近的一年里,连一次性生活都没有的占6.2%,中国是否即将迎来无性爱时代?
鉴于上述惊人数据,严峻的婚后夫妻生活状况成为很多医学专家、社会学者关注的话题。他们总结,无性婚姻大概有下列几种原因。
一、性知识的缺乏和性技巧的单一,比如不恰当的时间,或不恰当的地点,或单调的姿势,乏味的氛围;
二、环境的恶化与污染、食物质量的下降,引起人体激素分泌失调,进而导致性冲动减弱;
三、人的本性就是“喜新厌旧”,无性婚姻是再正常不过了。这个原因显然看不出有任何办法能够有所改进,所以不免让人有点绝望。
“无性征婚”对于征婚者而言莫过于三种结果,两个无性征婚者结合,婚后依然无性,却幸福的生活;两个无性征婚者结合,婚后由于彼此心灵上的和谐默契,使彼此得到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和谐,重新唤起情和性的需要,幸福的生活;而人们最不愿看到的是两个无性征婚者,在以无性方式结合后,其中一方在外界受到刺激,唤起对性的需要,然而造成家庭解体的悲惨结局。
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关于“无性婚姻”的报道和关注时常有之,而在备受瞩目的娱乐圈以及文学作品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这种表面上 完美 的“无性婚姻”不仅在中国存在,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不难寻到。说到最着名的无性爱侣,可能都绕不开法国大哲学家萨特与着名女权主义者、《第二性》的作者波伏娃这一对。他们相恋达50年之久,每天下午1点45分在巴黎着名的穹顶饭店共进午餐。但萨特却在本能上排斥婚姻。波伏娃接受了这个事实,同时还要忍受萨特朝三暮四的花心。
这不是一段平等的爱情,而波伏娃本人也曾有过几个情夫,虽然她一生永远忠实地爱着萨特。这两位哲学家是以常人罕见的精神与事业上的力量支持着他们关系的,然而即使如此,萨特念及他与其他女人的关系,仍然不免叹道:“不结婚的规则和结婚的规则同样束缚人的手脚。”
那究竟“性”在婚姻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近代性学研究发现:性爱是巨大的镇静剂。做爱时,人体可释放一种叫内啡呔的物质,它是一种天然的镇静、镇痛剂,能给整个神经系统创造一种轻松、无虑的内环境,从而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使抗病能力得到提高。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婚姻无性,起码对健康来说是一种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