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
一次两次还能听进去一些,多了之后变撂挑子,家长若是严厉一些,孩子立马哭闹。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宝妈的孩子玩耍过后总是不整理,房间很乱。
妈妈每天的工作、家务已经很累了,孩子又常常不停话,心烦意乱的妈妈只能粗暴的管教、镇压式逼迫,但孩子还是记不住。
次数多了之后,孩子越来越逆反,家长一开口,便撅着嘴啥也不干,家长一批评,孩子就委屈的哭,家长没办法还是只能自己去收拾。
其实这种情况,家长只需要转换一下思路,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跟孩子沟通,利用迂回法则,便能事倍功半。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有求于人时,如果能先套个近乎,那事情往往好办的多。
比如中介、推销,如果先跟客户聊聊家长,找找共同点,找一些话题,聊一会后再推销业务,往往成功率会高很多。
迂回法则不仅适用于成人,对孩子也适用。
在某些情况下,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这几种思路:
通过游戏的方式教育孩子,不仅更容易接受,而且能给予孩子成就感、安全感。
家长可以跟孩子比赛谁收拾地快,给孩子美好的、愉快的体验后,在给孩子慢慢地讲自己工作的劳累,如果孩子能帮助家长来收拾家务,就是长大了能帮爸爸妈妈的忙了,爸爸妈妈就很感谢。
可以放低身位,请求孩子帮忙收拾,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感和成就感。
让孩子陪着自己一起收拾,但是让孩子来安排玩具和杂物的摆放位置。
让孩子来指挥,并通过提问来提醒孩子摆放物品的合理性和效率,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孩子思考,锻炼孩子的思维,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有利于孩子的自信心。
迂回法则,跟暂停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一定的相同点,那就是不赞成直接、当面的冲突和矛盾,将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多时候,针尖对麦芒式的对抗往往只能两败俱伤,旁敲侧击往往更有效。
人总是高估自己的沟通能力,尤其是面对亲密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口无遮拦对家人造成的伤害。
许多父母跟孩子沟通时,尽管想要克制、耐心,却总是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忍不住爆发。
家长们应当时刻记住以下几种沟通的语气:
1. 温和的语气
冰冷的、严厉的、居高临下的语气并不能让孩子心服,并不能够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威信。粗暴的、严厉的语气只会让孩子害怕、紧张、抗拒。
和睦的家庭氛围,需要家人说话时用温和的语气,才能消除孩子的顾忌,给孩子以安全感,让孩子畅所欲言。
2. 尊重的语气
尊重并不因为年龄和性别有所差异,对孩子也是一样,不能理所当然地为孩子做决定。孩子的长大的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他们是有着被尊重、做决定的需求的。
家长适当放手,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只要不涉及人身安全,即使让孩子吃点苦头也无所谓,那样反而让孩子经历更多,心理、情绪的发展更加健康。
3. 信任的语气
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的事。被家长信任的孩子,不仅增强了孩子的安全感,还增加了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家长应当充分信任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这也有利于孩子的独立性。
4. 商量的语气
用商量的语气,让孩子体会到自己被尊重,体会到家庭里民主的氛围,不仅让孩子容易接受家长的意见,还能锻炼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可轻易、武断地不管孩子的意见就做决定。
5. 欣赏的语气
每个人都渴望他人的欣赏和肯定。
欣赏的语气能够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做事情更加积极。
同时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在面对其他情况时,孩子也更能有勇气、有策略地去解决。
负面的语气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6. 鼓励的语气
经常鼓励孩子,但要针对具体的行为,而不要空洞、敷衍的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