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该怎么陪伴,什么时候陪伴,怎样才算陪伴,我们一直没找到正确答案。
对于孩子来说,陪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无论如何,父母缺席的教育,都是不称职的、危险的。
1:
这个世界正在狠狠惩罚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9年寒假,两名儿童走失,两天后发现已经溺亡。
2018年寒假,4岁女童从11楼高层坠亡,家人悲痛万分。
2017年寒假,13岁少年在家燃放鞭炮,面部被炸成重伤。
……
当我们感叹生命无常时,透过以上事例,可以发现一个可怕的逻辑:
父母在外拼搏赚钱,都是为了孩子,却也因此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
还有一些父母,知道陪伴很重要,但往往知易行难。
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
父母以为陪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可自己一直盯着手机,心不在焉地跟孩子说话。
低质量的陪伴,也会伤害孩子。
有一个男孩因为长期玩手机,晚上关灯后也在被窝里看手机,导致双眼几乎失明。
当孩子一不小心触及了生活的红线时,父母就要把好关,帮助孩子把握好这条红线。
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父母的陪伴并不只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教育。
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的安全能够确保,他的教育也会逐步走上正轨。
2:
父母的爱与陪伴
决定孩子的成长温度
有教育专家说过:
“中国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儿,尽管父母陪伴身旁,却没有传递内在心理支持的正能量。”
很多孩子看似没有留守的伤痛,也没有物质的匮乏,但依然很孤僻、自私、冷漠,表现得无比孤独与焦躁。
《少年说》中那个苦苦哀求母亲的女儿,勾起了多少人的童年回忆。
她希望妈妈不要再拿她跟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希望妈妈能够认可她。
“为什么我自己一直在努力,你却从来没有看到过?”
可哪怕女儿失声痛哭,妈妈依然面不改色,还告诫她:
“我觉得你的性格需要打击一下,要不然你会飘。”
被打击长大的孩子,会陷入长期的自我否定中,很难树立自信心。
就像陈乔恩,自小被母亲打击长大,生活在母亲的棍棒阴影下,哪怕事业有成,依然很不自信。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过,父母早期的陪伴与爱,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底色。
然而父母的忽视与不回应、打击与责骂,都会压抑孩子的内心,导致孩子变得忧郁与敏感,甚至抑制孩子的大脑发育。
真正的陪伴,应该全然接纳孩子,爱孩子,让孩子建立起对父母的安全感、亲密感与信任感。
3:
父母陪伴有方
胜过孩子十年寒窗
听过这样一段话:
上帝给了你一个缺席的父亲,就会赠送给你一个焦虑的母亲,最终会养育出一个失控的孩子。
父母的陪伴,是走进孩子内心的最好路径,也是给予孩子的有效教育。
陪伴,不是陪着,不是看管,不是说教和斥责,而是爱与关注。
我们强调陪伴,不是说陪伴本身有多重要,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向孩子传递的耐心、温暖与爱都会被孩子一一吸收,成为他们成长中的重要养分。
陪伴孩子,要“用心”。
放下手机,放下工作,放下敷衍应付的态度,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请把所有心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哈佛大学教授列出了“关键一小时”清单:
接送孩子的路上
下班回到家时
晚饭时间
睡前时间
周末休息时间
……
陪伴孩子贵在用心,只要用心了,不需要花太多时间。
陪伴孩子,要“细心”。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父母要认真解读,走进孩子心里,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
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发现孩子存在的不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改正缺点,收获成长。
陪伴孩子,要“耐心”。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由懵懂无知到渐渐成熟的过程,是急不来的。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投入多少金钱,也不在于发泄多少脾气,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这个世界或许不公平,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足够公平。
你付出了多少,孩子就会反馈你多少。陪伴才是家庭教育中最长情的告白。
4:
教育需要静待花开
陪伴需要细水长流
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的使命就是在白纸上为孩子画上最重要的第一笔,剩下的就交给孩子在未来人生路上,慢慢描绘。
父母的陪伴,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只要父母用心、细心、耐心地陪伴,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收获到安全感和自信感,就足够了。
高质量的陪伴,胜过朝夕相处。
通过父母的陪伴,孩子更懂得为人处世,更了解这个世界,有能力慢慢鼓起风帆驶向自己的未来。
在家里——
可以安排亲子共读,看影片,画画写作,做家务,布置新年家居,迎接客人等等,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外出时——
可以逛逛商场超市,参观博物馆,外出旅游,进行户外运动,带孩子去拜年,走进大自然等等,拓展孩子的见识与视野。
每天至少抽出一个小时来陪伴孩子,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哪怕只是陪孩子聊聊天、散散步、谈谈心,都十分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教育需要足够长的花期,孩子才能吸收丰富的养分,迎来最终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