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有一男孩(大概7、8岁),狰狞地发出狗叫声:“啊!啊!啊!……”,3人合力控制其坐在椅子上,孩子表情痛苦不堪!
视频还声称该男孩被自家养的狗咬到了,当时没有打疫苗,导致发作。
疑问一
被狗咬了,没打疫苗,狂犬病发作起来就会学狗叫?那么被猪咬了,不是要学猪叫了?!
防疫部门专家表示:
狂犬病病人发作初期会出现恐水、怕光、头痛倦怠、咽肌痉挛等症状,最终因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有的病人发病后因为喉肌痉挛讲话声音会发生变化,但不会如此(视频中那样)学狗叫。
事实真相
1、知情网友爆料
据知情网友称,视频中的小孩,是她邻居的孩子,原籍是广东四会人,父母在南海工作。
●孩子不是狂犬病,只是病了,很可怜,看了很多地方都没治好,现在又不能上学,请大家不要谣传!
2、警方辟谣
据了解,这段视频由于最先在广州传播,说孩子是广州英徳人。广州警方随后调查后辟谣。
随后,英德警方辟谣通报称,近期并未接到狂犬病事发报告,防疫部门已同步给出了声明。
★警方还提醒:利用互联网制作、复制、传播不实信息等扰乱社会秩序的,都属于违法行为。请大家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疑问二
孩子为什么会“啊、啊、啊....”的怪叫,身体还不住的动?!没法控制
发育行为科主任颜泽明:
除了“发出怪叫”,他们有的还经常“眨眼睛”,“皱鼻子”、“咧嘴”、也有的“耸肩膀”、“甩胳膊”、“说脏话”,还有的上课或睡觉时突然吼叫……
●这些孩子常常被老师和家长误认为“调皮捣蛋”而施以打骂、责罚。有的孩子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被整天关在家里,耽误终生!
01: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运动性障碍,又称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
★常伴有其他心理行为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等症状。
起病年龄在2-21岁,以5-10岁最多见。
病情通常在10-12岁最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1-5:1。
02:
抽动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面部肌肉抽动: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咧嘴、耸鼻、作怪相等;
★头颈部肌肉抽动:点头、摇头、挺脖子、耸肩等;
★上肢抽动: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
★下肢抽动:抖腿、踢腿、踮脚甚至步态异常。
★喉部肌肉抽动:异常发音,如干咳声、吼叫声、吭吭声,或随地吐痰,或发音时重音不当,或有时不自主骂人等。
03:
抽动症会自愈吗
●抽动症病程可以是短暂性的,也可能呈慢性经过,病情波动,时好时坏,有周期性缓解与复发,须较长时期服药治疗。
随访研究表明:
△到成年期有30%-50%的患者完全恢复;
△约30%-40%的患者部分改善;
△但也有20%-30%患者症状延续到成年,罕见进展为精神分裂症者。
男性患者预后较女性患者好。伴品行障碍的患者容易导致刑事犯罪,预后可能较差。
颜泽明老师提醒大家:
抽动症虽然不会影响智力及身体健康,有一些较轻微的抽动症症状可以自愈,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受到群体歧视,对心理发育不利。
●另外,不自控的抽动的状态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有的孩子甚至因为抽动症,休学在家。
04:
据了解,目前抽动症病因还不完全明确,但调查发现抽动症的患儿往往与心理因素及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有关。
或常因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被人提醒、伴发感染等而诱发。
家长如果关注到孩子有这种情况,不要训斥孩子,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紧张的情绪,反而使症状加重。
一、如何治疗抽动症?
使用医教一体诊治模式:
采用中医诊疗、中成药诊疗、仪器诊疗、物理诊疗结合,并结合有感统训练、语言心理训练、心理诊疗、音乐律动、游戏、亲子课等康复训练。
这样一套“生物-心理-行为-社会”四位一体的诊疗模式,让孩子在康复的同时,得到多方位的提升。
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患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孩子确诊抽动症之后,父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要及时交流,切勿突然减药或停药。
3、饮食方面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维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尽量避免刺激性、热性及兴奋性、高糖食物。
4、控制孩子面对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玩电脑游戏、手机游戏。观看内容以轻松为主,不能观看惊悚、恐怖、刺激惊险的影视作品,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以免诱发或加重抽动的发生。
6、患儿抽动严重时要注意患儿安全,防止碰撞,跌伤及自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