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妈说:快乐越多,大脑中产生的多巴胺越多,孩子们就会变得更好奇,更有创造力,以及更有动力;所以,想让一个孩子更优秀,快乐是不可缺少的助推剂。
作者:许小猫(爸妈精读主创)
这届孩子太难了 来自爸妈精读 00:00 11:05
一年级小学生的选择
女儿7岁,是一名新晋一年级小豆包。
每天回家,她都会像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的和我说学校里的事。
前天,她说有个淘气的小男孩上课还会到处走,扰乱课堂秩序;
昨天,她说老师不让弹舌头,小流氓才弹舌头;
今天,她告诉我,老师问她们选择优秀还是选择快乐 ,她选了优秀。
今天的话题让我非常有兴趣,于是多问了她几句。
我问:你为什么不选择快乐啊?你不想要快乐吗?
她说:我想要快乐啊,可没人选择快乐,我也就跟着选择优秀了。
我很奇怪,这个年纪的孩子,竟然没人选择快乐?
女儿接下来的一番话,令我深思。
她告诉我:
“同学们都说,两个中只能选一个,如果选择了快乐,那就不能变得优秀了,如果不能成为优秀的人,将来就很难挣到足够多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只有变成优秀的人,才是成功的!”
听到孩子这么说,作为妈妈我很欣慰。
孩子真的长大了,可以努力去抑制自己贪玩的本性,去争取属于自己的那份优秀。
然而静下心来,我却开始担心。升入小学的孩子们才不过7岁,却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童真和想象力,已经在忙着应付成年世界的问题了,这,真的是我所希望的吗?
“优秀的人是不能拥有快乐的。” 这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的结论。
即便如此,孩子们仍然选择了优秀,默认放弃了快乐的权利。而这种选择,对孩子们来说,真的好吗?
别让优秀成为被爱的条件
随着电影《哪吒》的热播,哪吒和敖丙两个角色深入人心。
哪吒带给我们的,是童真与快乐,哪吒虽然顽劣,却依然被父母无条件的爱着。被爱浸润的孩子才有幸福和快乐,也才能实现最终的成长和突破。
在哪吒父亲倾其所有的去教他不要信命,只有自己才能定义自己的时候,敖丙的父亲,师父却一遍遍的告诉他妖族的命的,是被排挤、被怀疑、被压在这海底炼狱,永远也看不到光明。
所以,敖丙虽然是个优秀的孩子,是所有人眼中的好孩子,却不快乐。
因为他得到的爱附加着沉重的枷锁,他不知道打输了的自己还值不值得被爱,这个世界还能不能接纳他的存在。
类似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容易见到。
一帆风顺的少女作家蒋方舟,无疑就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她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12岁和余秋雨一起接受采访,2012年清华毕业,就任《新周刊》杂志的副主编。
然而这么优秀的人,却在《奇葩大会》节目中透露,自己是有讨好型人格的。
无论何时,蒋方舟都会尽可能的以别人的感受为首要考虑,忽略内心真实的自我,只为了避免冲突,在交往中留下和善美好的一面。
这给他人带来舒适和自在的讨好型人格,看似美好,人缘爆表,实则不然。
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在于他人的交往相处中,往往没有底线没有原则,即使已经非常的不愉快,也不会表现出来。
他们活在面具下,不快乐,累,委屈。但他们很难突破自我,为什么?
因为从小,就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秀的标准,那就是被人认可。
当“优秀”成为一种条件,爱就大打折扣。
如果一个孩子的优秀只是父母打着爱的名义所施加的成长标准,那他们很难发自内心的喜欢变得优秀,也很难接纳自己这样的优秀。
如此一来,他们就会背上很沉重的期待,渐渐不快乐,乃至出现抑郁等心理不健康的情况。
据首部《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统计,学生时代,从初一开始,每高一个年级,心理健康程度逐渐下降,当到达决定未来人生走势,进入面临人生抉择的高中时,心理健康的程度最低。
由于错误的教育观念而让让33.3%的孩子有心理问题,这个数据还会不断上升。
最近大热的连续剧《小欢喜》中,乔英子是一个活泼开朗,成绩好又懂事的孩子,她的妈妈宋茜非常要强,对即将高考的乔英子管控的非常严格。
由于对高考志愿有分歧,宋茜强行改了乔英子的志愿,导致这个一向听话的优秀女儿得了抑郁症,并第一次做了出格的事情——跳海。
宋茜以爱的名义,塑造孩子的优秀,剥夺孩子的快乐,桎梏孩子的未来,最终折断的,却是女儿飞翔的翅膀。
同样道理,在著名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那里,也得到了印证。
在一次讲座中她说道,她有个朋友,夫妻身份地位都很高,孩子也非常优秀,突然有一天,孩子跳楼自杀了。父母很困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来找教授询问。
教授在看了孩子的遗书后才知道,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却从来不曾体会到人生的快乐。
孩子的遗书中写到:
“爸爸,妈妈,儿子太累了。到底怎么努力,才能达到你们眼里优秀的程度呢?
是不是只有成绩上的优秀,才是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努力取得好成绩,我的生活中没有其他兴趣,也没有任何爱好。生活真的好没意思啊。”
这个结束自己生命的孩子,不喜欢父母所谓的“优秀”,也不喜欢到达优秀的过程,却无法抗争,最终走上了绝路,只剩下父母的哭泣和一声叹息,这又是何苦呢!
快乐对孩子们来说真的很重要。
医学研究得知,快乐可以使大脑产生一种化学物质——多巴胺。
多巴胺不仅能使孩子们产生想法,还能目的明确的将想法一以贯之。
快乐越多,大脑中产生的多巴胺越多,孩子们就会变得更好奇,更有创造力,以及更有动力。
首先,我们要尊重孩子,让他拥有选择的权利。
沸洛伊德说“小孩一出生就受到成年人的压制”,如果一个孩子无法心灵健康成长最主要就是受到成人的压制。一个处处受到逼迫和强制的孩子无疑是不快乐的。
所以,即便我们无法把所有的选择权都交给孩子们,毕竟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毕竟还不全面,我们也要给他们有限的选择,态度尊重诚恳。
尽可能的将自己可以接受的选项都提供给他们,让他们有的自由选择的权利。
宝贝,你是要吃香蕉还是苹果?
现在的时间该吃饭了,你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做好吃饭的准备?五分钟?还是十分钟?
而做到尊重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心平气和的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这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很重要。只有家长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才能做到不会轻易被熊孩子惹毛,始终保持态度尊重。
其次,我们需要激发孩子内在的力量,用鼓励和赞许,让孩子以优秀作为快乐的源泉,以快乐作为优秀的动力。
当孩子收获了一次成功,我们需要给予他赞许,同时鼓励他。
我们可以这样说:
哇,你这次成功了呢!我觉得我女儿太棒了!不怕辛苦的练习了好多次呢。你呢?你觉得怎么样?
嘿,这次真的成功了,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当孩子在尝试过程中失败了,我们仍然需要给予他鼓励,同时,要看到他值得肯定的地方。
这次没成功真是可惜,不过妈妈发现你不怕失败,尝试了很多次呢!做到这样也真是不容易!加油,相信自己下次肯定会有新的突破!
妈妈相信你肯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下次再试试,没准会有更好的办法!
把失败归结于练习和时间机遇,鼓励孩子下次改进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这样才能让孩子不论成功失败,都会在内心认可自己,同时快乐并充满希望的去努力,进而达到优秀的状态!
优秀和快乐本就不是矛盾的事物,用心引导,让孩子健康快乐的优秀着,才是成长道路上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作者简介:许小猫,富书专栏作者,爸妈精读主创,又名原心,高校教师,二孩妈妈,愿和你一起以理性看世界,以深情暖人心;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bmnfrc),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